Thursday, May 15, 2008

[地震后的善后工作手册]

[地震灾后防疫卫生很重要]

四川汶川县强烈地震波及多个地区,现统计四川地震灾区死亡12012人,所以现在救灾防病工作很重要。而在四川地区现在正是多雨时期:四川汶川县5
14
~518日天气趋势:小雨-中雨 多云-多云 多云-多云 多云-多云 阵雨-小雨。

而历史就有过记载:灾难之后必有疾疫。现在正值夏出,地震灾后所伴随的天气问题而来的就是疾病等问题:

在震后救灾工作中,搞好卫生防疫非常重要,我们在抢险救灾的同时一定不可忽视。

  (1)搞好卫生防疫的重要性。

在地震发生后,由于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造成垃圾遍地,污水流溢;再加上畜禽尸体腐烂变臭,极易引发一些传染病并迅速蔓延。历史上就有"大灾后必
有大疫
"的说法。因此,在震后救灾工作中,认真搞好卫生防疫非常重要。

  (2)把好"病从口入"关。

夏秋季节,痢疾、肠炎、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很容易发生和流行。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最主要措施,就是搞好水源卫生、食品卫生,管理好垃圾、粪便。

a.饮用水源要设专人保护,水井要清掏和消毒。饮水时,最好先进行净化、消毒;要创造条件喝开水。

b.搞好食品卫生很重要。要派专人对救灾食品的储存、运输和分发进行监督;救灾食品、挖掘出的食品应检验合格后再食用。对机关食堂、营业性饮食店要加强
检查和监督,督促做好防蝇、餐具消毒等工作。
c.管好厕所和垃圾。震后因厕所倒塌,人们大小便无固定地点;垃圾与废墟分不清,蚊蝇孳生严重。所以震后应
有计划地修建简易防蝇厕所,固定地点堆放垃圾,并组织清洁队按时清掏,运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3)消灭蚊蝇。

蚊蝇是乙型脑炎、痢疾等传染病的传播者。消灭蚊蝇,不仅要大范围喷洒药物,还要利用汽车在街道喷药,用喷雾器在室内喷药,不给蚊蝇留下孳生的场所。在有
疟疾发生的地区,要特别注意防蚊。晚上睡觉要防止蚊子叮咬。如果发现病人突然发高热、头痛、呕吐、脖子发硬等,就要想到可能得了脑炎,赶快找医生诊

治。

  (4)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地震灾区的每一位公民,在抗震救灾期间,都应力求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注意身体健康,加强身体锻炼。应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气管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老人和儿童要特别注意防止肺炎。冬季应注意头部和手、脚的保暖,防止冻疮;夏季要准备些凉开水,吃一些咸菜,补充体内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盐分和水分,预防中暑。 (重庆助医网)

地震中如何自救

*地震灾害特点*

地震造成的灾害往往突然,严重。同时有大批伤员,多发伤多见。地震造成的伤害主要由房屋倒塌造成人体砸伤、压伤。头颅、胸腹、四肢、脊柱均可受伤。由于同时出现大批伤员,现场救护往往需在救护群众帮助下进行。因此,作好现场指挥、现场伤员分类工作十分重要。

*现场指挥*

救护人员必须掌握现场特点,包括房屋倒塌程度水电、通讯等设施破坏程度,可能受伤人员数和伤员地点。救援人员迅速组成现场救护指挥站,组织人员将伤员脱离
受伤现场。在选定的安全场地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救护人员还需根据病人受伤程度、部位,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分类,有利于按伤员伤情的轻重缓急进行救护和向医

院转送。

*地震现场如何进行急救*

1、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首先要清除掉口鼻腔中的泥土,保护呼吸道通畅。迅速转送医院。

2、休克伤员平卧,尽量减少搬动。地震造成的休克往往伴胸腹外伤,要迅速转送医院。

3、开放伤快迅清除伤口周围泥土,用敷料或其它洁净物品包扎、止血。地震造成开放伤口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发生率很高,应尽快送医院彻底清创,肌注破伤风抗毒素。

4、四肢骨折选择一切可利用的方法进行妥善固定(见骨折固定方法)后迅速转送医院。

5、脊柱骨折地震多见。脊柱骨折现场不易发现。因此,搬动和转送时要格外注意。颈椎骨折搬动时要保持头部与身体轴线一致;胸腰椎骨折搬动时身体
保持平直,防止脊髓损伤。有截瘫时同样要按上述方法搬动,防止加重脊髓损伤。颈骨折要围领等方法固定。所有脊柱骨折都要用平板搬运。途中要将伤员与平板之

间用宽带妥善固定,尽量减少颠簸对骨髓造成的损伤。

*急救时的注意事项*

1、保持冷静,忙而下乱,有效地指挥现场急救。

2、分清轻重缓急,分别对伤员进行救护和转送。

3、怀疑有骨折,尤其是脊柱骨折时,不应让伤员试行行走,以免加重损伤。

4、脊柱骨折伤员一定用木板搬运,不能用帆布等软担架搬运,防止脊髓损伤加重。

*怎样搬运受伤人员*

若只有一位救护员可采取的方法:

扶行法:

适宜清醒伤病者。没有骨折,伤势不重,能自己行走的伤病者。

<方法>

救护者站在身旁,将其一侧上肢绕过救护者颈部,用手抓住伤病者的手,另一只手绕到伤病者背后,搀扶行走。

背负法:

适用老幼、体轻、清醒的伤病者。

<方法>

救护者朝向伤病者蹲下,让伤员将双臂从救护员肩上伸到胸前,两手紧握。救护员抓住伤病者的大腿,慢慢站起来。

如有上、下肢,脊柱骨折不能用此法。

爬行法:

适用清醒或昏迷伤者。

在狭窄空间或浓烟的环境下。

抱持法:

适于年幼伤病者,体轻者没有骨折,伤势不重,是短距离搬运的最佳方法。

<方法>

救护者蹲在伤病者的一侧,面向伤员,一只手放在伤病者的大腿下,另一只手绕到伤病者的背后,然后将;其轻轻抱起伤病者。

如有脊柱或大腿骨折禁用此法。
若有两位救护员可采取的方法:

轿杠式:

适用清醒伤病者。

<方法>

两名救护者面对面各自用右手握住自已的左手腕。再用左手握住对方右手腕,然后,蹲下让伤病者将两上肢分别放到两名救护者的颈后,再坐到相互握紧的手上。两名救护者同时站起,行走时同时迈出外侧的腿,保持步调一致。

双人拉车式:

适于意识不清的伤病者。

<方法>

将伤病者移上椅子、担架或在狭窄地方搬运伤者。

两名救护者,一人站在伤病者的背后将两手从伤病者腋征插入,把伤病者两前臂交叉于胸前,再抓住伤病者的手腕,把伤病者抱在怀里,另一人反身站在伤病者两腿中间将伤病者两腿抬起,两名救护者一前一后地行走。

若有三或四位救护员可采取的方法:

*三人或四人平托式适用于脊柱骨折的伤者。*

三人异侧运送:

<方法>

两名救护者站在伤病者的一侧,分别在肩、腰、臀部、膝部,第三名救护者可站在对面,伤病者的臀部,两臂伸向伤员臀下,握住对方救护员的手腕。三名救护员同时单膝跪地,分别抱住伤病者肩、后背、臀、膝部,然后同时站立抬起伤病者。

四人异侧运送:

<方法>

三名救护者站在伤病者的一侧,分别在头、腰、膝部,第四名救护者位于伤病者的另一侧户部。四名救护员同时单膝跪地,分别抱住伤病者颈、肩、后背、臀、膝部,再同时站立抬起伤病者。

*不同处所人员避震方法*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对策。

*学校人员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
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

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地震时,在街上行走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
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车间工人避震*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
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 生。

*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急避震*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应急避震*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
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

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在商店遇震应急避震*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
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

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户外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
重庆助医网
)

























[如何摆脱地震带来的心理阴影]

512日的四川大地震对于很多人来说就象一场梦魇,房屋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破旧的土坯及木结构房屋在地震中完全损坏,整个城市、村庄一片狼籍……

据采访调查,许多灾民在地震后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大多数人无法摆脱地震造成的心理阴影,例如噩梦连连,"闭上眼睛,就是房屋倒塌情景。";或者是成天都头晕,眼前所有的东西都在晃动,双腿无力。

专家称地震后"心理疾病"的患者有三种。一是过去患有某种病,治好了,这次地震致使精神紧张、心情恐惧又诱发了旧病;二是年迈体弱,各种生理机能衰退,地震致使精神紧张、心情恐惧,由此又致使内分泌失调或某些生理机能更加衰退,诱发了头晕、头疼、心脏病等;三是纯粹因地震致使精神紧张、心情恐惧,加上余震不断,产生条件反射,余震一发生便更加恐慌不安,心情烦躁。

回顾唐山大地震(1976728日),其造成的心理创伤对受害者产生了持久性应激效应,长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有人震亡和无亲人震亡者的心理感受不同。震后余生的人出现了一些创伤后应激性障碍,他们中患神经症、焦虑症、恐惧症的比例高于正常的流调数据,有的高于正常值35倍。很多人失眠多梦、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每到"7·28"便会触景伤情等,那些经历了地震创伤的人群患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比例也高于正常人群。

一个患者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3个孩子。每次看到和她家遇难孩子年龄相仿的小孩,她都止不住悲痛,很长一段时间内郁郁寡欢。在家里即使是大白天也要挂上窗帘,不挂窗帘就会出现震亡的小孩要从窗子进来的幻觉。每当与人谈起过去的经历,她都要失声痛哭。

另一个患者在唐山大地震中被困废墟4小时,救援人员及时赶到,使他安然脱险,从此心中留下了阴影。一次他到外地出差,住处忽然停电,黑暗中,他顿时感觉呼吸窘迫,巨大的恐惧袭来,如同又被埋在了废墟下。以后这种幻象逐渐加重,恐惧如影随形,他不能再呆在封闭的环境里,到哪儿都要把门打开。

中国心理健康协会的教授肖水源认为,"灾难会在人身上造成严重心理创伤,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折磨一生,改变病人的性格,甚至导致极端行为如自杀和暴力。"

*什么是危机心理干预?*

心理学领域中,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在海啸期间,有效的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对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调整,并学习到应对危机有效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增进心理健康。为了进行有效的危机心理干预,必须了解人们在危机状态下有哪些心理需要。在海啸期间,人们会更关心个人基本的生存问题,如环境是否安全、健康是否有保障等;会担心自己及所关心的人(如父母、亲戚、子女、朋友、老师);会表现惊慌、无助、逃避、退化、恐惧等行为;想吐露自己对海啸突发事件的内心感受;渴望生活能够尽快安定,恢复到正常状 态;希望得到他人情感的理解与支持等。这些心理需要为危机心理干预提供了依据。

*怎样进行心理危机心理干预?*

危机干预的时间一般在危机发生后的数个小时、数天,或是数星期。危机干预工作者一般必须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等。
海啸期间,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范围很广泛,既包括身体有创伤的人,又包括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一线医护人员、应急服务人员、志愿人员,他们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另外,不愿公开就医的人和有担心恐惧的普通大众也需要心理上的援助。危机干预的方法有多种形式。危机心理咨询与传统心理咨询不同,危机心理发展有特殊的规律,需要使用立即性、灵活性、方便性、短期性的咨询策略来协助人们适应与度过危机,尽快恢复正常功能。心理支持性团体在危机干预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哀痛之余,很多人还会梦魇和自责,想象原本可以把亲人秋出来,然后把亲人的死亡当成自己的过错。这时候心理干预是很重要的,需要安抚生还者的情绪,让他们明白是自然灾害夺去了他们的亲人,而不是他们的错。

同时,生还者应该早日坚强起来,学会适应逝去的亲人已经不存在的新环境,扮演一个以前所不习惯的新角色,并掌握以前不具备的一些生活技巧,从而适应新的环境。如果不能认识到环境已经改变,从而重新界定生命的目标,就容易长期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对健康是极不利的。

就如一位丧子的母亲所写:"直到最近,我才注意到生活中有些事物仍为我开放,让我快乐。我仍会为我的孩子哀悼,我对他的爱的回忆会永远活着,但是生活会继续下去,不管怎样,我必须健康地活下去。"
(
三九健康网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抗震救灾现场急救知识的普及推广

  出 血

  皮肤少量出血,可用消毒纱布(如无消毒纱布,则应就地取材,选用毛巾、布带等柔韧的类纱布物)压迫止血后包扎;喷射状出血,说明动脉破裂,应用钳夹
血管止血,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可在出血伤口上端找到搏动的动脉血管,用手指或手掌将血管压迫在所在部位的骨头上止血;对四肢出血,一般可用止血带或毛

巾、手绢等扎在近心端,扎一小时放松
2分钟。如出血过多或已休克者,应先在现场输血和补液后转送病人。

  小出血,不可怕,可包扎;

  大出血,先压迫,再结扎;

  休克者,先输血,再转运。

  颅脑损伤

  急救者应清除伤员口腔内的呕吐物和血块,头偏向一侧,牵拉出舌头,以防舌头后坠和呕吐物返流到气管,造成窒息。如血液沿鼻腔和耳道流出,切勿用棉
球、纱布或其它物品堵塞,以免造成血液返流,引起颅内压升高,细菌也趁机逆行至颅内引起脑膜炎。此时,急救者应用消毒棉花或纱布轻擦流出的血液,保持局

部清洁,并将病人送往具备开颅手术的医院。途中密切注意病人的神志,呼吸和脉搏。

  清口腔,头偏侧,防窒息;

  鼻出血,勿填塞,免感染;

  勤观察,先神志,再体征;

  颈髓损伤

  颈后锐痛、活动时疼痛加剧等症,提示伤员颈髓受伤。对这类伤员应倍加小心。急救关键是立即用颈托,一时无颈托,可临时用敷料、硬板纸或塑料板做成颈
圈固定其颈部,勿让头颈左右前后摆动。

  颈髓伤,必固定,勿摆动

  脊椎骨折

  身体被撞击、挤压时,由于脊椎过度屈曲或直接受外力作用而脱臼或骨折,若搬运不当可立即造成脊椎管内的骨髓损伤,使受损部位以下肢体瘫痪。正确搬运是由 34人平托伤员至木板上,再用绷带固定身体。如现场只有一个急救者,应跑到伤员的后面,两手穿过伤员腋下,扶住伤员上半身,并将伤员的头枕部靠在急救者的肩上或前胸,或用一布条绕胸穿过两腋下,然后慢慢地将伤员向后拖拽,并将其仰卧在木板上固定。

  脊柱伤,欲搬运,需多人,

  可平托,可木板,再固定。

  胸部损伤

  胸部受到挤压、碰撞时易发生肋骨骨折。此时不要过多挪动胸部和用手触摸。如肋骨骨折者,应用无菌敷料包住伤口,并用绷带裹紧胸部,限制肋骨活动;若肋骨骨折而形成开放性气胸,可在胸部损伤处闻及随呼吸发出的吮吸声,此时应立即进行胸部损伤处密闭包扎,以防空气进入胸腔造成肺脏压缩。

  肋骨断,不触摸,先包扎,限活动;

  有气胸,肺可缩,损伤处,密包扎。

  锐器插入体内

  切勿拔出因锐器如刀插入体内后,肯定刺破了局部血管、神经和肌肉。而这时,锐器正好嵌在创口内,起到了临时“止血”作用。如将锐器拔掉,则创口立即暴露,可引起出血,如止血不止,很可能导致出血性休克;同时,细菌也会趁机进入创口而会引起感染。正确的处理是先将两块棉垫安置于锐器两侧,尽量使锐器不能摇动。然后可用绷带绕肢体将棉垫包扎固定。这样在运输病人时,不会使锐器脱落出伤口。

  见锐器,不可拔,易出血,易感染;

  先固定,免摇晃,防脱落,尽快转。

  严重挤压伤

  伤员被重物挤压引起肢体肿胀或青紫时,切勿在患处按摩、热敷、结扎,以免局部产生的肌红蛋白和毒素吸收到血液,而引起肾功能衰竭。正确的做法是在患处用冷毛巾或冰块湿敷降温,尽量减少其吸收。

  挤压伤,勿按摩,勿热敷,应冷敷,防肾衰。

  四肢骨折

  立即用夹板,如无夹板,可木棍或树枝等临时固定骨折处,注意其长度要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二关节距离。

  四肢折,选夹板,木棍可;

  长度足,超关节,再固定。

  昏迷伤员的救治

  应注意开放气道,头略向一侧倾斜,以利于口鼻腔内的分泌物、血液、黏液和其他异物排出体外。取出伤员身上的尖刀、金属币、钥匙等物,以免压伤。

  昏迷者,清口腔,头偏侧,

  防窒息,撤利器,防损伤。

  (请广泛传达到参与一线救治的每一位军民)



























灾难时各种突发疾病救治 (1) 霍乱


1.霍乱产生的原因及并发症

2.
霍乱应该如何治疗?



(1)一般治疗与护理:

  ①按消化道传染病严密隔离隔离至症状消失
6天后,粪便弧菌连续3次阴性为止,方可解除隔离病人用物及排泄物需严格消毒,可用加倍量的20%漂白粉乳剂或23%来苏儿,0.5%氯胺还可用新药"84"消毒液消毒,病区工作人员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以防交叉感染

  ②休息重型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至症状好转。


  ③饮食剧烈泻吐暂停饮食,待呕吐停止腹泻缓解可给流质饮食,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缓慢增加饮食


  ④水份的补充为霍乱的基础治疗轻型患者可口服补液,重型患者需静脉补液,待症状好转后改为口服补液


  ⑤标本采集患者入院后立即采集呕吐物的粪便标本,送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注意标本采集后要立即送检


  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
4小时测生命体征1次,准确纪录出入量,注明大小便次数量和性状。

  
(2)输液的治疗与护理:

   ①输液量:按脱水程度补液一般入院后最初
2小时应快速输液以纠正低血容量休克及酸中毒,轻型补液要30004000ml,小儿每公斤体重 100500ml中型补液40008000ml,小儿每公斤体重150200ml,重型补液800012000ml小儿每公斤 200250ml

  ②输液内容:在开始纠正休克及酸中毒时用生理盐水与
1/6mol/L的乳酸钠或碳酸氢钠,待休克纠正后可增加葡萄糖注射液,有尿时即刻补钾

  ③输液速度:所有低血容量休克患者入院
30分钟应输入含钠液10002000ml3060ml/分,入院最初的输液速度非常重要,如输液不及时可发生休克而死亡或发生肾功能衰竭,休克纠正后将每日需要量均输完。

   ④输液的注意事项:为保证所需输量需用粗针头选择易固定的较大血管,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输液通道,输入液体应加温以免因大量输入低温液体引起不良反应在 整个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心力衰竭肺水肿等临床表现,一旦发生立即通知医生减慢输液速度,给氧气吸入、强心剂治疗


(3)
对症治治疗与护理:


  ①频繁呕吐可给阿托品


  ②剧烈腹泻可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③肌肉痉挛可静脉缓注
10%葡萄糖酸钙热敷、按摩。

  ④周围循环衰竭者在大量补液纠正酸中毒后血压仍不回升者,可用间羟胺或多巴胺药物。


  ⑤尿毒症者应严格控制体入量禁止蛋白质饮食,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必要时协助医生做透析疗法 



(4)病因治疗与护理:四环素有缩短疗程减轻腹泻及缩短粪便排菌时间减少带菌现象,可静脉滴注,直至病情好转也可用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吡哌酸等药治疗












3.霍乱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鉴别诊断:

  一与细菌性腹泻鉴别


  细菌性腹泻一般由非
O-I群弧菌和产生肠毒素的大肠杆菌(ETEC)引起前者多数病人的腹泻伴剧烈腹痛和发热;1/4的病人粪便呈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一般病程较短。两者与霍乱的鉴别有赖于病原学检查

  二霍乱应与各种细菌性食物中毒相鉴别,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及副溶血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及副溶血弧菌引起者各种食物中毒起病急,同食者常集体发病,常先吐后泻排便前有阵发性腹痛,粪便常为黄色水样,偶带脓血


  三如果部分的粪便呈洗肉水样或痢疾样,则需与细菌性痢疾鉴别,后者多伴腹痛和里急后重粪便量少,呈脓血样。


  四与急性砷中毒相鉴别。急性砷中毒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要表现,粪便为黄色或灰白水样常带血,严重者尿量减少,甚至尿闭及循环衰竭等检查粪便或呕吐物砷含量可明确诊断。


  另外:古典生物型埃尔托生物型和
0139型霍乱弧菌的鉴别,见表1

  表
1 古典埃尔托和0139型霍乱弧菌鉴别

鉴别试验 古典型 埃尔
·托型 0139
VI
组霍乱噬菌体裂解试验(
106颗粒单位) + -+-
V
组霍乱噬菌体裂解试验
- + -
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
+ -+-
鸡血清凝集试验
V-P试验 -++-+
V-P
试验
- +-+ -
绵羊血球溶血试验
- +-+
0/129
弧菌抑制试验(二氨基二异丙基碟碇敏感试验)
+ + -
01
群血清凝集试验
+ + -
0139
血清凝集试验
- - +






4.霍乱应该如何预防?



(1)管理传染源:设置肠道门诊及时发现隔离病人,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对接触者需留观5天待连续3次大便阻性方可解除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卫生宣传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管理好水源、饮食处理好粪便,消灭苍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保护易感人群: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可进行霍乱疫苗预防接种,但效果不理想理想的口服疫苗正在研究中。





5.霍乱应该做哪些检查





(1)管理传染源:设置肠道门诊及时发现隔离病人,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对接触者需留观5天待连续3次大便阻性方可解除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卫生宣传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管理好水源、饮食处理好粪便,消灭苍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保护易感人群: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可进行霍乱疫苗预防接种,但效果不理想理想的口服疫苗正在研究中。


6.
霍乱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潜伏期数小时至
6天突然起病,100%的病人有腹泻,腹泻为无痛性无里急后重感每日大便数次甚至难以计数,量多,每天 20004000ml严重者8000ml以上,初为黄水样,不久转为米泔水水样便少数患者有血性水样便或柏油样便,腹泻后出现喷射性和边疆性呕吐,初为 胃内容物继而水样,米泔样,由于剧烈泻吐体内大量液体及电解质丢失而出现脱水表现,轻者口渴,眼窝稍陷唇舌干燥,重者烦躁不安,眼窝下陷两颊深凹,精神呆 滞,皮肤干而皱缩失去弹性,嘶哑,四肢冰凉体温下降,敌国液浓缩,脉搏细弱心章低钝,血压下降,如不及时抢救危及生命病人脱及及时得到纠正后,大多数症状 消失,逐渐恢复正常部分病人出现发热反应,一般3839℃,持续13天自行消退目前霍乱大多症状较轻类似肠类。

  按脱水程度血压、脉搏及尿量多少分为四型。


  
(1)轻型仅有短期腹泻,无典型米泔水样便,无明显脱水表现血压脉搏正常,尿量略少。

  
(2)中型有典型症状体及典型大便,脱水明显,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尿量甚少,一日500ml以下

  
(3)重型:患者极度软弱或神志不清严重脱水及休克,脉搏细速或者不能触及,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尿极少或无尿,可发生典型症状后数小时死亡。

  
(4)暴发型:称干性霍乱起病急骤,不等典型的泻吐症状出现,即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诊断


   在夏秋季节对可凝病人应详细询问发病前一周内的活动情况是否来自疫区,有无与本病病人及其污染物触史,以及是否接受过预防接种等流行病学资料结合临床和 实验室检查可做出诊断,凡临床上发现有泻吐症状或原因不明的腹泻患者,应取粪便或呕吐物标本尽快进行病原诊断,包括镜检、培养分离,凝集试验及其它鉴定试 验。


  
(1)确诊标准:

  ①凡有腹泻呕吐等症状大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者。


  ②霍乱流行期在疫区有典型霍乱症状而大便培养阴性无其它原因可查者


  
(2)疑似标准:

  ①凡有典型泻吐症状的非疫区道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未确诊前。


  ②霍乱流行期曾接触霍乱患者,有腹泻症状而无其它原因可查者。









































灾难时各种突发疾病救治 : (2)细菌性痢疾



1.细菌性痢疾的病因



痢疾杆菌是革兰氏阴性兼性菌不具动力,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最适宜温度为37℃在水果、蔬菜及腌菜中能生存10日左右;在牛奶中可生存24日之久;在阴暗潮湿及冰冻条件下生存数周。阳光直射有杀灭作用加热60℃10分钟即死,一般消毒剂能将其杀灭。



  所有痢疾杆菌均能产生内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外毒素),志贺氏痢疾杆菌尚可产生神经毒素志贺氏菌属有菌体抗原O及表面抗原K,有其群与型的特异性,据生化反应及抗原组成痢疾杆菌可分为4群:①A群:包括志贺氏菌及其血清型115;②B群:包括福氏菌及其血清型:1ac2ab3ac4acxy;③C群:包括鲍氏菌及其血清型118;④D群:宋内氏菌属:1临床上可以特异性血清作凝集反应加以定型。目前以福氏和宋内氏菌占优势,某些地区仍有志贺氏菌群流行福氏菌感染易转为慢性,宋内氏菌感染则多呈不典型发作,志贺菌的毒力最强可引起严重症状。



  痢疾杆菌对结肠粘膜上皮细胞有吸附和侵袭作用对肠粘膜上皮细胞具有侵袭力的菌株才能引起结肠典型病变,而对上皮细胞无侵袭力的菌株并不引起病变。胃酸肠道菌群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过氧化氢以及大肠杆菌素等,对痢疾杆菌有杀灭或拮抗作用人体肠粘膜产生的分泌型IgA等特异性抗体,对痢疾杆菌有重要排斥作用。某些足以降低人体全身和胃肠道局部防御功能的因素如慢性病、过度疲劳、暴饮暴食及消化道疾患等则有利于痢疾杆菌侵入肠粘膜而致病。



  痢疾杆菌侵入肠粘膜上皮和因有层并在其中繁殖,引起肠粘膜的炎症反应,固有层呈现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充血并有细胞及血浆的渗出与浸润、甚至可致固有层小血管循环衰竭,从而引起上皮细胞变性甚至坏死坏死的上皮细胞脱落后可形成小而浅表的溃疡,因而产生腹痛、腹泻脓血便。直肠括约肌受刺激而有里急后重感,内毒素可致全身发热



  中毒性菌痢的全身中毒症状与肠道病变程度不一致虽有毒血症症状,但肠道炎症反应极轻。除痢疾杆菌内毒素作用外可能与某些儿童具特异体质,对细菌毒素呈现强烈反应,引致微血管痉挛缺血和缺氧,导致DIC、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脑水肿和脑疝。





2.细菌性痢疾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症状



  因进入人体的痢疾杆菌菌型不同数量多少及每个人的抵抗力不同,所以,症状也各不相同因此临床上将痢疾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一 急性痢疾



  急性痢疾根据症状又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中毒型4种。在中毒型中根据病情又分为休克型和脑型。虽然家长不必对孩子的病况进行严格的分型,但应了解痢疾的基本症状和病情变化的结局



  1. 轻型痢疾



  这是痢疾中最轻的一种一般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4次呈水样或糊状,无脓血,有时混和黏液解便后腹痛缓解,多数不发热或只有低热。由于症状不典型常常被误诊为一般的肠炎。



  2. 普通型



  此型具有较典的痢疾症状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个别孩子可高达40℃以上开始可无腹痛、腹泻,只有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因此开始时常被误诊为重感冒,数小时之后开始出现阵发性腹痛、腹泻开始为稀便,继而出现脓血便,因为此时肠黏膜已出现溃疡和坏死故有明显的下坠感。



  3. 重型



  重型痢疾起病急有高热,每日大便次数可达20-30次,大便呈脓血样量少,腹痛剧烈,下坠较重甚至不想离开便器,四肢发凉,很快出现脱水现象有的可发生意识障碍。



  4. 中毒型



  中毒型痢疾多见于2-7岁的儿童常突然发病,开始时只有高热,体温可达40℃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口唇指甲青紫皮肤常出现花纹,呼吸浅而弱,可反复出现惊厥多数孩子没有腹痛、腹泻和呕吐,少数孩子只有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无脓血。除上述症状外若出现休克症状的叫休克型,表现为脉膊细弱,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少尿或无尿,有呼吸困难、咯血现象可因发生心力衰竭而死亡。若出现脑部症状者叫脑型。脑型的主要表现是烦燥嗜睡、血压正常或增高,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呼吸增快,有时出现呼吸暂停叹息样呼吸或双吸气,很快进入昏迷状态,而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二 慢性痢疾



  凡病程超过2个月者称为慢性痢疾、多数是因轻型痢疾治疗不彻底或孩子患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寄生虫等病体质较弱所致。这种类型的病儿多无高热有时可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和低热大便每日3-5次,可有正常便与黏液便和脓血便交替出现。患慢性痢疾的病儿因长期营养不良,抵抗力差,易合并其他细菌感染如肺炎、结核等。



  痢疾虽然有多种类型对孩子生命有威胁的只有重型和中毒型。如果是在夏秋季节,孩子突然发烧反复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发凉不管有无腹痛、腹泻,都要想到是中毒型痢疾的可能应急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诊断依据】



  流行季节有腹痛腹泻及脓血样便者即应考虑菌痢的可能。急性期病人多有发热,且多出现于消化道症状之前慢性期病人的过去发作史甚为重要,大便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有助于诊断的确立。乙状结肠镜检查及X线钡剂检查对鉴别慢性菌痢和其他肠道疾患有一定价值。在菌痢流行季节,凡突然发热惊厥而无其他症状的患儿,必须考虑到中毒型菌痢的可能,应迟早用肛试取标本或以盐水灌肠取材作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









3.细菌性痢疾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急性菌痢应与下述疾患鉴别:



  ()阿米巴痢疾 起病一般缓慢少有毒血症症状,里急后重感较轻,大便次数亦较少腹痛多在右侧,典型者粪便呈果酱样,有腐臭镜检仅见少许白细胞、红细胞凝集成团,常有夏科-雷登氏结晶体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乙状结肠镜检查,见粘膜大多正常有散在溃疡。本病易并发肝脓肿。



  ()流行性乙型脑炎 本病表现和流行季节与菌痢(重型或中毒型)相似后者发病更急,进展迅猛、且易并发休克可以温盐水灌肠并做镜检及细菌培养。此外,本病尚应与沙门氏菌感染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大肠杆菌腹泻、空肠弯曲菌肠炎病毒性肠炎等相鉴别。慢性菌痢应与慢性血吸虫病、直肠癌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鉴别。















4.细菌性痢疾应该如何治疗?



()急性菌痢的治疗



  1.一般疗法和对症疗法 病人应予胃肠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二次阴性为止)和卧床休息。饮食一般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忌食多渣多油或有刺激性的食物恢复期中可按具体情况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有失水现象者可给予口服补液盐。如有呕吐等而不能由口摄入时则可给予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静脉滴注,注射量视失水程度而定,以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有酸中毒者,酌情给予碱性液体。对痉挛性腹痛可给予阿托品及腹部热敷忌用显著抑制肠蠕动的药物,以免延长病程和排菌时间。这类药物虽可减轻肠痉挛和缓解腹泻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肠壁分泌。但实际上腹泻是机体防御功能的一种表现,且可排队一定数量的致病菌和肠毒素因此不宜长期使用解痉剂或抑制肠蠕动的药物。特别对伴高热、毒血症或粘液脓血便患者应避免使用,以免加重病情。婴幼儿也不宜使用此类药物能够作用和影响肠道动力的药物有阿托品、颠茄合剂、度冷丁可待因、吗啡、樟脑酊苯乙哌啶和盐酸氯苯哌酰胺等。



  2.病原治疗 近年来痢疾杆菌的耐药菌株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株渐见增多,粪便培养检得致病菌时需作药敏试验,以指导合理用药



  ⑴磺胺类药:磺胺药对痢疾杆菌有抗菌活性但如与甲氧苄氨嘧啶(TMP)合用,则有协同效果。如复方磺胺甲噁唑(SMZ-TMP)片剂每天2次,每次2 片,儿童酌减疗程一周。有严重肝病、肾病磺胺过敏及白细胞减少症者忌用。近年来耐药菌已见增多,如疗效差或无效时即应改用其他抗菌药物。



  ⑵喹诺酮类:该类药物作用于细菌DNA促旋酶具杀菌作用,无毒副作用,已成为成人菌痢的首选药由于该类药可影响儿童骨骼发育,学龄前儿童忌用。成人用法如下:吡哌酸每日2g3次口服,疗程57;诺氟沙星每日600800mg,分23次口服疗程同上;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每日皆为 600mg,分2次口服疗程35天。



  ⑶抗生素:尽量口服给药氯霉素、四环素族等抗痢疾杆菌活性差,耐药菌株日趋增多因而在广泛应用抗生素的某些大城市中,不宜以氯霉素或四环素族作为急性菌痢首选药物,但在农村地区仍可使用痢特灵对本病仍有效,但呕吐等副作用较大,部分人不能口服者可改用庆大霉素或氨苄西林等抗生素。



  庆大霉素的剂量为160240mg/d2次肌注,小儿每日35mg/kg,分2次肌注;卡那霉素的剂量为11.5g/d小儿为每日2030mg/kg,分2次给药;氨苄西林的剂量为26g/d,小儿为每日50100mg/kg4次给药。疗程均为57天。必要时可加用TMP0.1g,每日2次,以增加疗效近年来,耐庆大霉素和氨苄西林菌株增加,有人改用阿米卡星成人每日 15mg/kg儿童100mg/kg治疗菌痢,取得较好疗效,但多数作者认为该药不宜作为"一线药物",以免耐药菌株增加。



  ⑷中药:黄连素0.30.4g每日4;一见喜4g,每日4次。疗程均为7



  ()中毒性菌痢的治疗 本型来势迅猛应及时针对病情采取综合性措施抢救。



  1.抗菌治疗 采用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与氨苄西林静脉注射剂量、用法同急性期,中毒症状好转后按一般急性菌痢治疗或改用复方磺胺甲噁唑(SMZ-TMP)或诺氟沙星口服,总疗程710天。氟喹诺酮类静脉针剂和头孢哌酮也可使用



  2.高热和惊厥的治疗 高热易引起惊厥而加重脑缺氧和脑水肿应用安乃近及物理降温,无效或伴躁动不安、反复惊厥或惊跳者可给予亚冬眠疗法,以氯丙嗪与异丙嗪各12mg/kg肌注,必要时静脉滴注病情稳定后延长至26小时注射一次,一般57次即可撤除,尽快使体温保持在37℃左右冬眠灵具有安定中枢神经系统和降温的作用,可降低组织耗氧量,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可使小动脉和小静脉扩张,从而改善微循环和增进脏器的血流灌注。还可给地西泮(安定)水合氯醛或巴比妥钠。



  3.循环衰竭的处理



  ⑴扩充血容量: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应予补充血容量,可快速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葡萄糖氯化钠溶液,首剂1020ml/kg全日总液量50100ml/kg,具体视患者病情及尿量而定。若有酸中毒可给5%碳酸氢钠滴入(详见"感染性休克"章节)



  ⑵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针对微血管痉挛应用血管扩张剂采用山莨菪碱,成人剂量为1020mg/次,儿童每次0.30.5mg/kg或阿托品成人 12mg/次,儿童每次0.030.05mg/kg,注射间隔和次数视病情轻重和症状缓急而定轻症每隔3060分钟肌注或静脉注射一次;重症每隔 1020分钟静脉注射一次,待面色红润、循环呼吸好转四肢温暖、血压回升即可停药,一般用36次即可奏效如上述方法治疗后周围循环不见好转,可考虑以多巴胺与阿拉明联合应用。



  ⑶强心治疗:有左心衰和肺水肿者应给予西地兰等治疗。



  ⑷抗凝治疗:有DIC者采用肝素抗凝疗法剂量及疗程同感染性休克。



  ⑸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氢化可的松每日510mg/kg静脉滴注可减轻中毒症状、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加强心肌收缩减轻脑水肿、保护细胞和改善代谢,成人200500mg/日一般用药35天。



  4.治疗呼吸衰竭 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脱水疗法(如应用甘露醇或山梨醇)、严格控制入液量必要时给予山梗菜碱、尼可刹米等肌注或静注。重危病例应给予呼吸监护气管插管或应用人工呼吸器。



  5.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 应补充失液量及钾钠离子,但需慎防用量过大速度过快而引起肺水肿、脑水肿



  ()慢性菌痢的治疗 需长期系统治疗。应尽可能地多次进行大便培养及细菌药敏试验,必要时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作为选用药物及衡量疗效的参考。



  1. 抗生素的应用 首先要抓紧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检测致病菌不敏感或过去曾用的无效药物暂不宜采用。大多主张联合应用两种不同类的抗菌药物,剂量充足疗程须较长且需重复13疗程。可供选用药物同急性菌痢。



  2.菌苗治疗 应用自身菌苗或混合菌苗隔日皮下注射一次,剂量自每日0.25ml开始,逐渐增至2.5ml20天为一疗程。菌苗注入后可引起全身性反应,并导致局部充血促进局部血流,增强白细胞吞噬作用,也可使抗生素易于进入病变部位而发挥效能此外,也可试以噬菌体治疗。



  3.局部灌肠疗法 使较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以增强杀菌作用,并刺激肉芽组织新生,一般作保留灌肠常用的药物为5%大蒜浸液100ml0.5%1% 新霉素100200ml,每日1次,1015次为一疗程有人主张灌肠溶液中加入0.25%普鲁卡因、氢化可的松25mg,或可提高疗效



  4.肠道紊乱的处理 可酌情用镇静解痉或收敛剂。长期抗生素治疗后肠道紊乱,可给乳酶生或小剂量异丙嗪复方苯乙呱啶或针刺足三里。也可以0.25%普鲁卡因液10020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疗程1014天。



  5.肠道菌群失调的处理 限制乳类和豆制品大肠杆菌数量减少者可给乳糖和Vitc,肠球菌减少者可给叶酸。可服乳酶生(含厌氧乳杆菌)46g或枯草杆菌片剂(每片含菌50亿),或枯草杆菌溶液100200ml(ml含活菌3亿)灌肠,每晚1次疗程23周,以促使厌氧菌生长,重新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培菲康和丽珠肠乐也可调整肠道菌群,前者成人35/次,后者2/次皆每天23次。



  慢性菌痢的治疗效果尚欠满意如有显著症状而大便培养阳性,则需隔离治疗。此外应追查促使转为慢性的诱因,例如是否有寄生虫病、胃炎等加杂症对有关伴发病进行适当的治疗,鉴于慢性菌痢病程较长,其急性症状常有自然缓解倾向因此,必须反复进行大便培养,才能判断治疗效果









5.细菌性痢疾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常见的并发症有:



  1.在恢复期或急性期偶可有多发生渗出性大关节炎,关节红肿,数周内自行消退



  2.孕妇重症患者可致流产或早产



  3.慢性菌痢有溃疡结肠病变者可并发营养不良、贫血、维生素缺乏症及神经官能症



  4.尚可引致溶血性尿毒综合征Reiter综合征、类白血病反应等。儿童患者可并发中耳炎口角炎、脱肛。



  5.并发败血症者罕见具有菌痢和败血症的双重表现,但病情较为凶险,病死率高年龄在1岁以内婴儿更高。









6.细菌性痢疾应该如何预防?



应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增进人体抵抗力三方面着手:



  ()早期发现病人和带菌者及时隔离和彻底治疗 是控制菌病的重要措施。从事饮食业、保育及水厂工作的人员更需作较长期的追查,必要时暂调离工作岗位。



  ()切断传播途径 搞好"三管一灭"即管好水粪和饮食以及消灭苍蝇),养成饭前便后洗后的习惯。对饮食业儿童机构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带菌状态。一发现带菌者,应立即予以治疗并调离工作



  ()保护易感人群 可口服依莲菌株活菌苗该菌无致病力,但有保护效果,保护率达85%100%国内已生产多价痢疾活菌苗。













7.细菌性痢疾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血象 急性病例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有中等度升高慢性病人可有轻度贫血。



  (二)粪便检查 典型痢疾粪便中无粪质量少,呈鲜红粘冻状,无臭味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及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培养可检出致病菌如采样不当、标本搁置过久,或患者已接受抗菌治疗则培养结果常不理想。常用的鉴别培养基为SS琼脂和麦康凯琼脂。



  (三)其他检查 荧光抗体染色技术为快速检查方法之一较细胞培养灵敏。国内采用免疫荧光菌球法,方法简便灵敏性及特异性均高,采样后8小时即可作出诊断,且细菌可继续培养并作药敏试验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急性期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大量渗出有浅表溃疡,有时有假膜形成。慢性期的肠粘膜呈颗粒状可见溃疡或息肉形成,自病变部位刮取分泌物作培养,可提高检出率此外,X线钡剂检查在慢性期患者,可见肠道痉挛动力改变、袋形消失、肠腔狭窄肠粘膜增厚,或呈节段状。近年来有人以葡萄球菌协同凝集试验作为菌痢的快速诊断手段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灾难时各种突发疾病救治 : (3) 开放性脑外伤



1.开放性脑外伤原因症状及诊

原因

平时以非火器伤为多见如刀、斧砍伤等,战时由各种火器造成



开放性脑外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
意识障碍:初期多有昏迷但也时不出现昏迷,部分伤员尚可出现精神障碍。


  
2.生命体征:重型伤员多数伤后立即出现呼吸、脉搏、血压变化

  
3.眼部征象:可出现瞳孔散大缩小或时大时小。

  
4.运动感觉与反射障碍:取决于具体伤情。

  
5.颅内压增高:

  
6.脑膜刺激征:常因颅内出血感染、颅内压增高引起,也应注意颅颈部伤的可能





2.开放性脑外伤检查、辨别及可能引起的疾病

开放性脑外伤应该做哪些检查?
 

 要迅速明确颅脑伤性质和有无其他部位的合并伤强调头颅
X线检查。对疑有颅内感染者,可进行腰穿和脑脊液检查

  对脑伤后存在的并发症尚可按具体情况选择诊断方法包括脑超声波检查、脑血管造影、
CTMR脑扫描等检查


开放性脑外伤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应与脑震荡等相鉴别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不难鉴别。


 



 开放性脑外伤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1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典型症状:搏动性突眼
;颅内杂音,压迫颈动脉杂音减弱或消失;眼球运动障碍;球结合膜水肿、充血


  
2外伤性动脉性鼻出血:颅底骨折伤及颈内动脉、蝶腭动脉或筛动脉可引起难以制止的动脉性鼻出血。


  
3脑膨出:一般可分早期脑膨出(一周内)和晚期脑膨出(一周以上)


  
4脑脓肿:是脑穿透伤常见并发症和后期死亡原因之一。早期彻底清创是预防脓肿发生的关键措施。


  
5外伤性癫痫:多见于颅脑穿透伤后,任何时期均可发生,但以伤后36月发病率最高早期发作与脑挫伤,脑水肿,血肿及凹陷骨折有关晚期发作多因脑脓肿,脑疤痕和脑萎缩等引起。临床以局限性发作为主亦可呈大发作。


  
6颅骨缺损:开放性颅脑伤清创术或闭合性颅脑损伤去骨办减压术后,可遗留颅骨缺损。临床可有头晕头痛,有时还引起恶心、呕吐与癫痫且患者有怕碰伤等不安全感。一般伤口愈合后3个月即可修补,感染过的伤口须延至伤后半年以上


   
7颅脑伤后综合征:颅脑伤后,不少病人可留有某些神经方面或精神方面障碍的表现,统称为颅脑损伤综合征病人主诉经常有头昏、头痛、恶心厌食、疲劳、易激 动耳鸣、多汗、心悸记忆力减退、精神萎糜、失眠性功能减退、月经失调等。症状时轻时重与精神情绪状态有一定关系,病人主诉常多于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3.开放性脑外伤应该如何预防?



护理要点

  
1 心理护理 由于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事发突然,出血较多,患者往往处于高度紧张及恐惧之中我们在采取措施,迅速救治的同时,应注意安慰体贴患者,向他们说明病情,减轻他们的恐惧稳定其心理状态和情绪,更好地取得患者的合作。

   
2 保证静脉通路的畅通 转运过程中根据病情需要,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路,保持输液通畅保证用药及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的需要。对于较为严重的颅脑损伤患 者,因其伤后复杂的生理变化和体差异现在多强调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措施,辨证施治以代替传统的严格限制入水量和钠盐的液体疗法。其制剂主要有甘露 醇、速尿人血白蛋白等。加强对患者皮肤弹性的观察,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注意输液速度及尿量变化,尽量减少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同时注意血生化电解质、 血糖等的指标监测。

  
3 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的变化 通过患者睁眼、言语和运动的反应,了解意识障碍的程度GCS评分越低,即意识障碍越 明显者,表明脑组织受损越严重瞳孔的变化常提示颅脑损伤的病情发展状况。严密观察瞳孔的大小、形态对光反应。在院前急救、转运及进一步检查治疗阶段注意及 时呼叫患者,针刺皮肤,观测患者的意识反应情况对有瞳孔改变的患者,我们注意多次观察前后对比,及时了解患者病情进展情况为进一步采取措施,提供了有效、 充足的证据

  
4 血压的动态观察 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尤其是血压,血压下降常提示循环功能不良低血压患 者,要及时检查是否合并胸腹腔脏器损伤所致出血性休克或四肢骨折等引发的创伤性休克,尽早查明原因早期对症治疗。如患者出现中枢性血压下降伴双侧瞳孔进行 性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是病情发展的濒危阶段[6],遵医嘱迅速用药的同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尽最大能力挽救患者生命。

  
5 颅内血肿的病情观察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常见的继发性脑损害若血肿不断增大,未及时发现处理,必将导致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进而危及患者生命。如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伴有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是颅内血肿形成的重要依据;在观察中如出现脉搏缓慢有力























































灾难时各种突发疾病救治 : (4) 地震救援急救





1.大量出血,该如何急救?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在你止血之前,清洗干净你的双手,并且戴上合成手套以免受到感染。不要把已经移位的器官移回原位。如果伤口在腹部位置,而且受伤器官已经移位了,那么不要尝试把他们移回原位。你要做的是用敷料敷在伤口上。



  而对于其它情况的大量出血,请跟从以下步骤:



  1.让伤者躺下。



如果可以的话,把伤者的头置于稍微低于其身躯的位置,又或者是稍微抬高伤者的双腿。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使血液流向大脑,以减低昏晕的风险。可以的话,抬高一下伤者的出血点。





  2.戴上手套之后,移走伤口上明显的污垢或者残留物。



不要移走任何较大或者深藏于伤口里的物体。此时,不要探查伤口,也不要尝试去清理它。要记住的是,你的主要任务是止血。





  3.直接对伤口施加压力。



使用一条消毒过的绷带,干净的布甚至是一件衣服包扎伤口。如果身边没有可以包扎的材料的话,就直接用自己的手来止血。



  4.对伤口施加压力,直到成功止血为止。



一直按住伤口,持续至少20分钟,而且要记住,不要时不时地放开手看看伤口是否已经止血了。要达到对伤口持续施压的目的,你可以用绷带(或者甚至是一件干净的衣服)以及胶布紧紧的把伤口包扎好。



  5.不要移走纱布或者绷带。



如果伤口持续出血,血液已经渗出到纱布上或者渗出到其它用来包扎伤口的材料上,切记,不要把这些包扎伤口的材料拿走。相反,你要做的是用更多吸收力好的材料包在伤口上。



  6.必要的话,压住重要动脉。



如果对伤口直接施加压力都达不到止血的目的,你应该先找出给伤口输血的动脉,然后对这动脉施加压力。手臂的血管出血压迫点是在手臂的内侧,具体来说,就是在肘关节上一点点,腋窝下一点点的地方。而大腿的血管出血压迫点就是在膝盖的后面,以及在腹股沟位置。用手压住这些区域里的主动脉,而且要记住,手指一直都是水平地施压的。然后用你另外一只手,继续用力压住伤口。





  7.一旦止血成功,要让受伤部位固定不动。



不要拆掉绷带,应让它一直绑住伤口。然后尽快把伤者送到急救室。



  如果你怀疑是内出血的话,应立即寻求紧急援助。一般来说,内出血有以下征兆:



  •体腔内出血 (例如耳朵出血,鼻出血,直肠出血或者阴道出血)



  •吐血或者是咳血



  •在脖子,胸膛,腹部或者在肋骨和臀部之间的侧面有瘀伤现象



  •伤口已经渗入到头骨,胸腔或者腹部



  •腹部压痛,很可能伴有腹肌硬化或者腹肌痉挛



  •骨折



  •休克,一般来说,伤者会显得虚弱苍白,焦虑,口渴或者四肢冰冷





2.搬动遇难伤员先固定脖子



生活中意外伤害很常见,最主要的是车祸。这些伤害往往会导致脑外伤、颈椎和脊髓受伤,以及肢体骨折、胸骨骨折、骨盆骨折等。其中脑外伤、颈椎和脊髓受伤,很容易损伤神经,严重时可造成截瘫甚至"植物人"。遇到这种情形,在急救车赶到之前,大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急救措施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急救中心急救科主任罗怡。



  罗怡主任说,意外伤害,如车祸,最容易导致人的颈部以及脊椎受伤。车祸发生前,由于人体跟随车一起高速运动,但车停止时,人的下半身已经停止运动,但头和颈部仍然在高速运行,非常容易发生"鞭梢式"损伤。轻则人会觉得自己闪了一下,脖子有点不舒服;严重时,颈部会发生骨折。



  很多人的颈部受伤、腰椎受伤,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罗怡主任告诉记者,创伤发生后,采取什么样的急救措施,对伤者的病情发展,预后恢复都很重要。在抢救伤员时,不能不顾后果,盲目行动;措施不当,不但不能减轻伤者的痛苦,反而会加重病情。因此,在救护时有3点最基本要求:一是不要让伤者再次受伤;二是尽量保持伤者病情稳定;三是要维持伤者生命体征的平稳。



搬运颈部受伤者时,可用棉布包张报纸



意外发生后,应该把伤者搬离受伤现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但在搬运、拖曳伤员时,要特别注意保护伤者的颈部、胸和腰。最好是两个人一起抬,不要让伤者左右运动,上下起伏,身体旋转,尽可能地让其保持稳定的状态。如果拽伤者的肩膀,很容易导致受伤。



  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棉布包张报纸,围绕伤者的脖子绕一圈,搬运时托住颈部、腰部,让其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在医务人员到来之前,不要改变伤者的状态。



对于脑外伤,罗怡主任认为,由于只能看出其表面状况,具体的病情必须由专业医生根据其脉搏、血压等数据来判断,因此最重要的是马上叫急救车。如果有出血症状,可以针对情况进行止血。如果伤者发生昏迷,要将头偏向一侧,有条件的也可以侧身,同时清理口腔内的异物,这有利于保持呼吸通畅。





3.搬运病人 方法要得当



搬运伤员时,如方法和工具选择不当,轻则会加重病人痛苦,重者会造成病人终身瘫痪。因此,要根据不同的伤员和病情,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工具,而且动作要轻、快。



下面就将几种常用的搬运方法介绍如下:



  担架搬运法 



  担架搬运是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路程长、病情重的伤员。担架的种类很多,有帆布担架(将帆布固定在两根长木棒上)、绳索担架(用一根长的结实的绳子绕在两根长竹竿或木棒上)、被服担架(用两件衣服或长大衣翻袖向内成两管,插入两根木棒后再将纽扣仔细扣牢)、四轮担架(其硬度大。适合危重病人用)。搬运时由3—4人将病人抱上担架,使其头向外,以便于后面抬的人观察其病情变化。如病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可将病人背部垫高,让病人处于半卧位,以利于缓解其呼吸困难。如病人腹部受伤,要叫病人屈曲双下肢、脚底踩在担架上,以松弛肌肤、减轻疼痛。如病人背部受伤则使其采取俯卧位。对脑出血的病人,应稍垫高其头部。



  徒手搬运法 



  当在现场找不到任何搬运工具而病人伤情又不太重时,可用此法搬运。常用的主要有单人徒手搬运和双人徒手搬运。



  单人徒手搬运:



  (1)扶持法:此法适用于搬运伤病较轻、不能行走的伤员,如头部外伤、锁骨骨折、上肢骨折、胸部骨折、头昏的伤病员。扶持时救护者站在伤病员一侧,将其臂放在自己肩、颈部,一手拉病人手腕,另一手扶住病人腰部行走。



  (2)抱持法:适用于不能行走的伤病员,如较重的头、胸、腹及下肢伤或昏迷的病员。抱持时救护者蹲于病人一侧,一手托其背部,一手托其大腿,轻轻抱起病人,病人(神志清者)可用手扶住救护者的颈部。



  (3)背负法:抢救者蹲在病员前面,与病人呈同一方向,微弯背部,将病人背起,对胸、腹受伤的病人不宜采用此法。如病人卧于地上、不能站立,则救护者躺于病人一侧,一手紧握伤员肩部,另一手抱起伤员的腿用力翻身,使其负于自己背上,慢慢站起来。



  (4)拖拉法:用于在房屋垮塌、火灾现场或其它不便于直接抱、扶、背的急救现场,不论伤者神志清醒与否均可使用。抢救时救护者站在伤员背后,两手从其腋下伸到其胸前,先将伤者的双手交叉,再用自己的双手握紧伤病员的双手,并将自己的下颌放在其头顶上,使伤病员的背部紧靠在自己的胸前慢慢向后退着走到安全的地方,再进行其它救治。



  双人徒手搬运:



  (1)椅托式:两救护员在伤员两侧,各以右和左膝跪地,将一手伸入患者大腿之下并互相握紧,另一手交叉扶住病员背部。



  (2)拉车式:一人站在伤病员头部旁,两手插到伤病员腋下将其抱在胸前,一人站在伤病员脚部,用双手抓住伤病员的两膝关节,慢慢抬起病人。



  (3)平拖式:两救护者站在伤病员同侧,一人用手臂抱住病人的肩部、腰部,另一人用手抱住病员的臀部,齐步平行走。



  颈椎损伤患者的搬运 先将一块硬板(木板、铁板均可)放在伤员一侧,在伤员颈部处放一软垫子,再由3—4人分别用手托住伤员的肩、背、腰、大腿,另一人用双手固定伤员头部,使伤员身体各部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将伤员平卧于硬板上。为防止伤员头部来回晃动,伤员头的两侧要用沙袋或其它垫子塞住。



  胸、腰、脊柱损伤患者的搬运 平托的部位与搬运颈椎骨折伤员时一样,只是不需要专人保护伤员头部。伤员仰卧时,在其腰部加垫;如背部有伤口,则让其取俯卧位,并在其两肩及腹部加软垫。





4.生命可贵 废墟之下求生存

在地震时被埋压在废墟里后,如何进行自救,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强烈的地震往往会造成大量房屋倒塌,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唐山大地震时,唐山市区约80%的人员被埋压在废墟里;1983117日山东菏泽发生5.9级地震,房屋大量倒塌,2万余人被埋在废墟里。由于开展自救活动迅速,结果上述被埋压人员90%以上都在两个小时内获救,经过及时治疗生存率达99.2%。由此可见,在地震时被埋压在废墟里后,如何进行自救,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1.如果震后被埋压在废墟中,你一定要沉住气,树立生存的信心。要相信一定会有人来救你,你要千方百计坚持下去,等待救援。



  2.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等待救援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被埋压在废墟下,即使身体未受伤,也还有被烟尘呛闷窒息的危险,因此要注意用手巾、衣服或手捂住口鼻,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另外,想法将手与脚挣脱开来,并利用双手和可能活动的其他部位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砖头、木头等支撑住可能塌落的重物,尽量将"安全空间"扩大些,保持足够的空气以供呼吸。



  3.设法自行脱险、尽力与外界取得联系。仔细听听周围有没有其他人,听到人声时用石块敲击铁管、墙壁,以发出呼救信号;观察四周有没有通道或光亮,分析、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从哪个方向可能脱险;然后试着排开障碍,开辟通道。如果床、窗户、椅子等旁边还有空间的话,可以从下面爬过去,或者仰面过去。倒退时,要把上衣脱掉,把带有皮扣的皮带解下来,以免中途被阻碍物挂住。最好朝着有光线和空气的地方移动,身体不要太紧张,要尽量放松,否则在通过狭窄的地段时将会发生困难。头朝下往下滑行时,不要将两手都放在前面,一只手要放到身体的侧面,这是防止身体失去平衡的必要措施。两手交替抱住胸部,用胳膊肘滑下来效果比较好。



  4.如果暂时不能脱险,要耐心保护自己,等待救援。被埋在废墟里之后,要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作出正确的判断,得出自行逃生或等待救援的结论。如果开辟通道费时太长,费力过多,则不应自行逃生。如果周围非常危险,有玻璃、不牢固的床板、电路、水池,也不应逃生,或者自己所处的房屋年久失修,很可能一有震动即会倒塌,则也不应轻举妄动。作出等待救援的决定之后,就要尽量保存体力。首先,不要大喊大叫。一般来说,被压在废墟里的人听外面人的声音比较清楚,而外面的人对里面发出的声音则不容易听到。因此,听不到外面有人,任凭怎样呼喊也无济于事,只有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才能收到良好效果。长期无效的呼喊,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增加死亡的威胁。与外界联系的呼救信号很多,除了呼喊外,还可用敲击管道、墙壁等一切能使外界听到的方法。其次,被压埋期间,要想方设法寻找代用食物和水,俗话说,饥不择食,此时若要生存,只能这样做。唐山地震时,一位居民被压埋后,靠饮用床下一盆未倒的洗脚水而生存下来。还有一位中年妇女,渴极了的时候饮自己排出的尿,一直坚持了十多天时间,终于得救。



  5.自行脱离危险后,要做到:消除危险,临走前灭掉明火,关闭煤气开关,切断电源、火源;迅速联系,尽快与家人或单位、学校取得联系。按震前商定的家庭团聚计划行为;积极参加互救活动,在有关人员的指导下行动,按科学的方法救助他人。





































灾难时各种突发疾病救治 : (5) 颈椎骨折脱位



1.颈椎骨折脱位原因症状及诊断

2.颈椎骨折脱位的检查、鉴别及可能引起的疾病



颈椎骨折脱位应该做哪些检查?



X线平片可以显示骨折及脱位情况椎前阴影增宽。CT片可以显示有无碎骨片移位。脊髓及其他软组织的损伤范围和程度需借助MRI图像





颈椎骨折脱位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本病通过典型症状及影像学检查不难与其他病鉴别诊断。





  颈椎骨折脱位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因伤情严重当瘫痪平面高,颈4平面的骨折脱位有可能由于呼吸肌麻痹引起呼吸困难,并继发坠积性肺炎;腹胀褥疮及尿路感染亦相当常见。



3.颈椎骨折脱位应该如何治疗?



1.急救 由于受伤者受力点多在头顶部有时患者可有昏迷。现场应首先考虑有无颅脑及其他重要脏器的合并伤。注意搬运时颈部的合理保护以免加重损伤。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尤其是颈6椎节以上的完全性脊髓损伤者更有可能由于呼吸肌麻痹而造成呼吸困难肺部痰液无法咳出,导致呼吸衰竭。必要时应尽早气管切开机械辅助呼吸。



  3.恢复椎管形态 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牵引复位或手术撬拨首先恢复椎管的正常形态消除对脊髓的压迫,避免脊髓变性水肿的加剧,并通过牵引维持对立



  4.消除椎管内致压因素 尽管通过牵引可以恢复力线但椎体骨折片、椎板塌陷及椎间盘组织后突等仍有可能继续侵入椎管,构成对脊髓的压迫凡经CTMRI 等明确的致压物应设法及早去除,根据致压方向,选择前路或后路手术手术应在牵引下进行。但全身情况不佳以及完全性瘫痪者可暂缓。



  5. 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在减压的的基础上应尽快地消除脊髓水肿及创伤反应。应用脱水利尿剂及大量激素,有一定的疗效早期高压氧治疗也有一定效果。纳洛酮、神经节苷酯等药物尚处于实验及临床试验阶段其作用有待于证实。目前常给予神经营养剂及改善血循环药物。脊髓完全性损伤者应着眼于手部功能的恢复和重建,包括神经根减压(腕部应有部分功能保留)及肌腱移位手术等。有时行椎管减压术虽无济于脊髓完全性损伤的恢复但有望通过局部减压使脊髓损伤水平下降12节段,提高手的功能。



  6.后期病例 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妨碍脊髓功能进一步恢复的骨性及软组织性致压物利用肢体的残余功能进行功能重建。





4.颈椎骨折脱位应该如何预防?



一本病护理



1.平卧硬板床垫软褥或气垫,侧卧时双腿之间置软枕防止互相挤压。保持床铺整洁干燥,臀部置气圈保护皮肤,骨突出及受压部位用乙醇按摩促进血循环;早期每2h晚期每4h翻身一次,防止褥疮。



  2.留置导尿早期持续开放导尿管,57d后每46h开放一次。每周更换导尿管时宜间歇24h后再插入新导尿管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经导尿管冲洗膀胱12/h,定期送尿常规检查或尿培养如有尿路感染应给适当抗生素治疗,并鼓励患者多饮水,尽早拔除导尿管



  3.便秘时可用开塞露服缓泻剂或灌肠1/2d。大便硬结者如以上处理无效,应用器械或手指掏出粪块



  4.高位截瘫者应注意防止肺部并发症对痰多咳不出、呼吸道不易保持通畅者,应行气管切开并按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因患者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夏季应防暑冬季应保暖。



  5.双下肢经常作被动运动及肌肉按摩早期开展上肢及躯干功能锻炼,促使早日在床上坐起和离床活动。



  6.离床时可使用轮椅截瘫车或在拐杖及支架保护下练习行走。



  7.对手术后患者按手术方式、部位不同作相应处理。行牵引者按有关牵引常规护理。



二颈椎骨折脱位是下颈椎各类损伤中最严重的损伤,因常伴有脊髓的严重损伤,预后较差只有不伴脊髓伤的所谓的"幸运性损伤"者例外。

















灾难时各种突发疾病救治 : (6) 腹泻



1.腹泻应该如何预防?



2.腹泻应该如何治疗?



腹泻是症状根本治疗要针对病因。认识腹泻的发病机理有助于掌握治疗原则。



  (一)病因治疗 不言而喻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必需抗感染治疗,以针对病原体的抗菌治疗最为理想。复方新诺明氟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氟哌酸(环丙沙星)、氟嗪酸(氧氟沙星)对菌痢沙门菌或产毒性大肠杆菌,螺杆菌感染有效,甲硝唑对溶组织阿米巴梨形鞭毛虫感染有效,因此,这数种药物常用于急性感染性腹泻包括预防和治疗所谓旅行者腹泻。治疗乳糖不耐受症和麦胶性乳糜泻所致的腹泻在饮食中分别剔除乳糖或麦胶类成发。高渗性腹泻的的治疗原则是停食或停用造成高渗的食物或药物分泌性腹泻易致严重脱水和电解质丢失,除消除病因,还应积极由口服和静脉补充盐类和葡萄糖溶液纠正脱水。胆盐重吸收障碍引起的结肠腹泻可用消胆胺吸附胆汁酸而止泻。治疗胆汁酸缺乏所致的脂肪泻可用中链脂肪代替日常食用的长链脂肪,因前者不需经结合胆盐水解和微胶粒形成等过程而直接经门静脉系统吸收。



  (二)对症治疗 选择药物时应避免成瘾性药物,必要时也只能短暂使用。病因治疗是主要的凡病因不明者,尽管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已有好转,绝不可放松或取消应有的检查步骤对尚未排除恶性疾病的病例尤其如此。



  1.止泻药 常用的有活性炭鞣酸蛋白、次碳酸铋、氢氧化铝凝胶等日服34次。药效较强的复方樟脑酊(35ml)和可待因(0.03g),每日23 次因久用可成瘾,故只短期适用于腹泻过频的病倒。复方苯乙哌酊(每片含苯乙哌啶2.5mg和阿托品0.025mg)每次12片,24/d,此药有加强中枢抑制的作用不宜与巴比妥类、阿片类药物合用。氯苯哌酰胺(咯派丁胺loperamide)的药效较复方苯乙哌啶更强且持久,不含阿托品,较少中枢反应初服4mg,以后调整剂量至大便次数减至12/d,日量不宜超过8mg培菲康可调节肠道功能。



  2.解痉止痛剂 可选用阿托品普鲁本辛、山莨菪碱、普鲁卡因等药



  3.镇静药 可选用安定利眠宁、苯巴比妥类药物。







3.腹泻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医学上称之为病毒性心肌炎是腹泻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部分腹泻可由病毒引起,最常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是一种称为柯萨奇病毒的肠道病毒它可直接进入心肌细胞造成损害,也可使机体产生某些有害物质使心肌细胞受损,导致心肌变性还会累及心包、心内膜,若侵犯心脏起搏系统则将危及生命。 



  心脑血管意外 这是造成老年人急性腹泻致死的不容忽视的并发症腹泻时体内大量水分和钠、钾、钙镁等阳离子从大便中排出,水分丧失使人体处于脱水状态,血容量减少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并阻塞血管使冠状动脉阻塞造成心绞痛和心肌梗塞,脑血管阻塞引起缺血性中风。钠钾、钙、镁是体内重要的阳离子除维持血液酸碱平衡外,对维持神经传导功能和心跳节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缺乏时可造成严重心律紊乱和猝死



  低血糖 腹泻时食欲通常会下降引起摄入食物不足此时就需要分解体内贮藏的肝糖原以维持血糖稳定,而老年人没有足够的肝糖原贮藏转化为血糖,当血糖降低时老人就容易出现疲乏、出汗、心悸面色苍白及晕厥等一系列低血糖症状。正常血糖浓度为3.96.2毫摩尔/升,当血糖浓度低于3.0毫摩尔/升时就会出现精神症状甚至昏迷,常引起猝死。



  脱水和酸中毒 是急性腹泻的主要致命原因平时身体内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呼吸排出,其余的废物需要经过水的运送通过肾脏由尿排出体外。脱水时尿量因机体内水分损失而减少严重时甚至无尿,这就会使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减少而在体内蓄积,使机体发生中毒症状其临床表现除呼吸改变外,还可出现疲乏无力及神经系统症状等。



  胃病复发 腹泻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常会导致胃病的复发







4.腹泻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病史及症状



  a.病史:从疾病的发病起因病变过程,发病的年龄及其性别,饮食情况经常使用的药物,以及服用止泻药或导泻药的使用情况都应了解。同时了解患者伴有哪些疾病和症状并判断其与腹泻有无关系,有何关系。



  b.症状:应从粪便的性质形状、气味、粘液及其他分泌物排泄物等情况大致确定腹泻的性质。



  2体检



  望诊:现全身状况皮疹情况,精神状况,体态体重等情况。



  触诊:以手检查腹部了解疼痛、腹块等的性质,同时应尽量作肛门指诊除外肛门疾病。



  听诊:了解肠蠕动情况



  3实验室检查:通过直接镜检,以及粪便中的细菌培养来诊断致病菌。



  4X线检查:用X线腹平片检查肠道情况,或用气钡造影摄片,诊断除外消化道功能和器质性病变







5.腹泻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常规化验 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可了解有无贫血白细胞增多和糖尿病以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新鲜粪便检查是诊断急、慢性腹泻病因的最重要步骤可发现出血、脓细胞、原虫虫卵、脂肪瘤、未消化食物等隐血试验可检出不显性出血。粪培养可发现致病微生物。鉴别分泌性腹泻和高渗性腹泻有时需要检查粪电解质和渗透性



  2.小肠吸收功能试验



  (1)粪脂测定:粪涂片用苏丹Ⅲ染色在镜下观察脂肪滴是最简单的定性检查方法粪脂含量在15%以上者多为阳性。脂肪平衡试验是用化学方法测定每日粪脂含量,结果最准确131-甘油三酯和131-油酸吸收试验较简便但准确性不及平衡试验。粪脂量超过正常时反应脂肪吸收不良,可因小肠粘膜病变肠内细菌过长或胰外分泌不足等原因引起。



  (2)D-木糖吸收试验:阳性者反映空肠疾病或小肠细菌过长引起的吸收不良在仅有胰腺外分泌不足或仅累及回肠的疾病,木糖试验正常。



  (3)维生素B12吸收试验(Schilling试验) 在回肠功能不良或切除过多肠内细菌过长以及恶性贫血时,维生素B12尿排泄量低于正常。



  (4)胰功能试验:功能异常时表明小肠吸收不良是由胰腺病引起的参阅"慢性胰腺炎"一节。



  (5)呼气试验:①14C-甘氨酸呼气试验:在回肠功能不良或切除过多肠内细菌过长时肺呼出的14CO2和粪排出的14CO2明显增多。②氢呼气试验:在诊断乳糖或其他双糖吸收不良,小肠内细菌过长或小肠传递过速有价值。



  (二)影像诊断



  1.X线检查 X线钡餐钡灌肠检查和腹部平片可显示胃肠道病变、运动功能状态、胆石胰腺或淋巴结钙化。选择性血管造影和CT对诊断消化系统肿瘤尤有价值。



  2.内镜检查 直肠镜和乙状结肠镜和活组织检查的操作简便对相应肠段的癌肿有早期诊断价值。纤维结肠镜检查和活检可观察并诊断全结肠和末端回肠的病变。小肠镜的操作不易可观察十二指肠和空肠近段病变并作活检。怀疑胆道和胰腺病变时,ERCP有重要价值



  3.B型超声扫描 为无创性和无放射性检查方法应优先采用。



  4.小肠粘膜活组织检查 对弥漫性小肠粘膜病变如热带性口炎性腹泻、乳糜泻、Whipple病弥漫性小肠淋巴瘤(α重链病)等,可经口手入小肠活检管吸取小肠粘膜作病理检查,以确定诊断





6.腹泻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腹泻的原发疾病或病因诊断主要须从病史症状、体征、常规化验特别是粪便检验中获得依据许多病倒通过仔细分析病史和上述检查的初步结果,往往可以得出正确诊断。如诊断仍不清楚可进一步作X线钡灌肠和钡餐检查,和(或)直、结肠镜检查如仍无明确结论,则须根据不同情况选用超声、CT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等影象诊断方法以检查胆、胰疾病,或进行小肠吸收功能试验呼气试验、小肠粘膜活检以检查小肠吸收不良。高度怀疑肠结核肠阿米巴病等有特效治疗的疾病,经过努力都不能确诊时,可在一定限期内进行治疗试验





灾难时各种突发疾病救治 : (7) 休克



1.休克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引起休克的原因很多分类亦有多种方法。从临床角度按其病因和病理生理的特点可将休克分为:①心原性休克;②低血容量性休克;③感染性休克;④过敏性休克; ⑤神经原性休克;⑥其他尚有内分泌功能不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及内分泌功能亢进(如甲状腺危象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类癌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所致的休克。



  以上各型休克可单独存在也可联合存在(亦即复合型休克),临床上多见于疾病的晚期,病情常复杂又严重



  (一)心原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心原性休克狭义上指的是发生于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的严重阶段(参见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时,临床上如同时伴有血压降低、皮肤灌注不足肾血流减少、中枢神经功能减退等重要器官微循环衰竭的表现,而又能排除药物(如镇痛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进食少体液丢失或补液不足引起血容量降低等所致的低血压,即可考虑心原性休克的诊断。



  广义上心原性休克还包括急性心肌炎大块肺梗塞、乳头肌或腱索断裂、瓣叶穿孔严重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狭窄伴有轻或中度心动过速、急性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心房粘液瘤、严重二尖瓣或三尖瓣狭窄伴有轻或中度心动过速、心室率持续过速等所致的休克



  (二)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体内或血管内大量血液丢失(内出血或外出血)失水(如呕吐、腹泻、肠梗阻胃肠道瘘管、糖尿病酸中毒等)、失血浆(如大面积烧伤腹膜炎、创伤及炎症)等原因使血容量突然减少所致的休克。其特点为静脉压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和心动过速。出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及烧伤性休克均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参见"上消化道出血"



  (三)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感染性休克亦称中毒性休克以组织血流灌注不足为特征。通常由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所致。其循环功能不全系由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流淤滞于微循环,心排血量减少以及组织缺氧所致(少数则为血管阻力降低,小动静脉短路开放,心排血量不减低甚至增多,但微循环灌流减少所致)病因主要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败血症、腹膜炎、坏死性胆管炎等)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等;休克并非由于细菌直接侵入血流所致,而是与细菌内毒素及其细胞壁脂多糖类部分释放入血液有关。在体弱老年、营养不良、糖尿病恶性肿瘤和长期应用激素、免疫抑制药物和抗代谢药物的患者中,尤易发生(参见"感染性休克")。



  (四)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 过敏性休克是休克的一种较少见的类型系人体对某些生物制品、药物或动物性和植物性致敏原发生过敏反应。致敏原和抗体作用于致敏细胞后者释放出5-羟色胺、组胺、缓激肽等物质引起周围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床扩大,血浆渗出,血容量相对不足再加上常有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所致的呼吸困难,使胸腔内压力升高因而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亦减少(参见"过敏性休克")。



  (五)神经原性休克(neurogenic shock) 神经原性休克是动脉阻力调节功能严重障碍血管张力丧失,引起血管扩张,导致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所致的休克。单纯由于神经因素引起的休克少见,可见于外伤剧痛、脑脊髓损伤、药物麻醉静脉注射巴比妥类药物,神经节阻滞剂或其他降压药物以及精神创伤等。



  临床上感染性休克心原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较常见







2.休克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作为临床综合征休克的诊断,常以低血压、微循环灌注不良交感神经代偿性亢进等方面的临床表现为依据。



  诊断条件:①有发生休克的病因; ②意识异常;③脉搏快超过100次/min细或不能触及;④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压后再充盈时间大于2秒),皮肤花纹粘膜苍白或发绀,尿量小于30ml/h或无尿;⑤收缩压小于1064kPa80mmHg);⑥脉压小于266kPa20mmHg);⑦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原有水平下降 30%以上。凡符合①以及②、③、④中的二项和⑤、⑥、⑦中的一项者即可成立诊断。



  (一)休克早期 病人神志清醒但烦躁不安,可焦虑或激动。面色及皮肤苍白口唇和甲床略带青紫。出冷汗,肢体湿冷可有恶心、呕吐。心跳加快脉搏尚有力。收缩压可偏低或接近正常,亦可因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而偏高但不稳定;舒张压升高,故脉压减低。尿量亦减少



  (二)休克中期 临床表现随休克的程度而异一般中度休克时,除上述表现外,神志尚清楚但软弱无力、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脉搏细速,按压稍重即消失收缩压降至106kPa80mmHg)以下,脉压小于27kPa20mmHg),表浅静脉萎陷口渴,尿量减少至每小时20ml以下。重度休克时呼吸急促,可陷入昏迷状态,收缩压低于8kPa60mmHg)以下甚至测不出,无尿。



  (三)休克晚期 在此期中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广泛的心脏器质性损害前者引起出血,可有皮肤、粘膜和内脏出血消化道出血和血尿较常见;肾上腺出血可导致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胰腺出血可导致急性胰腺炎。可发生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脑功能障碍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等。







3.休克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血常规 大量出血后数小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即显著降低;失水病人则发生血液浓缩、红细胞计数增高、红细胞压积增加白细胞计数一般增高,严重感染者大多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的显著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可减少有出血倾向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血小板计数可减少,血纤维蛋白原可减低凝血酶原时间可延长,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或乙醇胶试验阳性。



  (二)血液化学 血糖增高血丙酮酸和乳酸增高,并有pH值降低,碱储备降低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肾功能减退时可有血尿素氮和非蛋白氮等增高。血钾亦可增高肝功能减退时血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可增高,肝功能衰竭时血氨可增高动脉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氧含量可下降。肺功能衰竭时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降低吸纯氧亦不能恢复正常。



  (三)尿常规 随肾脏的变化尿中可出现蛋白红细胞和管型等。



  (四)心电图 可有冠状动脉明显供血不足的表现如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甚至可有类似心肌梗塞的变化原有心脏病者还可有相应的心电图改变。



  【辅助检查】



  (一)动脉压测定 除休克早期外病人动脉压均降低。有时用袖带血压计测血压时,血压已明显下降或测不出但病人一般情况尚好,尿量亦无明显减少,如改用动脉内直接测压法测量可发现血压无明显降低甚至正常。这是由于周围血管收缩,袖带测压已不可靠之缘故因此,在应用升压药物过程中,如单凭袖带测压作指标有可能造成升压药使用过量,反而增加心脏负担。故在测量血压的同时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如脉率、神志、四肢皮肤颜色和温度尿量等,以作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如有条件最好作动脉穿刺插管直接测量动脉压。此外,测血压应注意正常儿童血压低于成人;有高血压者血压数值下降20%以上或较原来血压降低4kPa 30mmHg),应考虑血压已降低。测压处肢体局部肿胀压迫动脉或肢体局部受压致血流不畅等因素,也可影响测量血压的正确性,应更换测量部位





  (二)中心静脉压测定 测定中心静脉压有助于鉴别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因而对处理各类休克、决定输液的质和量是否用强心药或利尿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测定时将一根塑料管通过静脉穿刺法,经周围静脉送入上或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处,导管内滴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并加入少许肝素,接用Y形管,在不测压时可作为补液通路测压时应暂停呼吸,以腋中线第四肋间为"0"点水平。中心静脉压与右心室充盈压成正比在无肺循环或右心室病变的情况下,亦能间接地反映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它能反映心脏对输液的负荷能力但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还有很多,如血管收缩剂和扩张剂的应用、肺部疾患心脏疾病以及"0"点水平的不准确等,须加以注意。





  (三)肺楔嵌压测定 肺楔嵌压反映左心房平均压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密切相关。在无肺血管疾病或二尖瓣病变时测定肺楔嵌压,有助于了解左心室功能是估计血容量和监护输液速度、防止发生肺水肿的一个很好的指标。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一种顶端带有气囊的飘浮心导管(Swan-Ganz导管)通过周围静脉,将其送至上腔或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处,向气囊注入二氧化碳或空气1015ml气囊充气后可随血流飘浮进入肺动脉分支(无需在X线透视下进行)。当气囊放气后,可记录肺动脉压;气囊再度充气后肺动脉被阻塞,此时即可记录肺楔嵌压。





  (四)心排血量测定 用带有热敏电阻的飘浮心导管将心导管顶端置于肺动脉,注射液体的开口置于右心房,先抽出一些血液使体外部分的心导管腔内的温度增到体温的水平,以温度为05℃的冷生理盐水10ml(或5%葡萄糖液)迅速从导管腔注入,用具有电子计算装置的测定仪显示出心排血量数字可以反复而迅速地测定。



  目前应用多用途的飘浮心导管可同时测中心静脉压、肺楔嵌压、肺动脉压及心排血量如导管带有铂电极必要时可记录心腔内心电图或行心腔内起搏,一般导管放置时间不能超过72小时。



  (五)尿量测定 留置导尿管连续观察排尿情况要求每小时尿量多于2030ml。若不到此数,提示肾血流不足肾功能趋于衰竭。





  (六)微循环灌注情况检查



  1皮肤与肛门温度的测定 休克时皮肤血管收缩,故皮肤温度常较低;由于皮肤血管收缩不能散热,故肛温常增高如二者温差在13℃之间,则表示休克严重(正常在05℃左右)。



  2红细胞压积 当周围末梢血的红细胞压积高出中心静脉血红细胞压积的3Vol%时,则表示有显著的周围血管收缩。这种差别变化的幅度常表示微循环灌注恶化或好转的程度



  3眼底和甲床检查 眼底检查可见小动脉痉挛与小静脉扩张,严重时可有视网膜水肿。在指甲上加压后放松时可见毛细血管内血液充盈的时间延长





4.休克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诊断时明确休克的病因和病理生理类型对进一步处理休克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及时进行鉴别诊断



  (一)心原性休克的鉴别诊断 心原性休克最常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发现和血心肌酶的检查结果,确诊急性心肌梗塞一般并无问题。在判断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心原性休克时需与下列情况鉴别:



急性大块肺动脉栓塞(鉴别要点参见"心肌梗塞"



急性心包填塞。为心包腔内短期内出现大量炎症渗液、脓液或血液压迫心脏所致。患者有心包感染、心肌梗塞心脏外伤或手术操作创伤等情况。此时脉搏细弱或有奇脉,心界增大但心尖搏动不明显心音遥远,颈静脉充盈。X线示心影增大面搏动微弱心电图示低电压或兼ST段弓背向上抬高和T波倒置,超声心动图、X线CTMRI显示心包腔内液体可以确诊



主动脉夹层分离(参见"心肌梗塞")。



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心房扑动颤动,阵发生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尤其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判别。



急性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关闭不全。由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创伤、乳头肌功能不全等所致。此时有急性左心衰竭有关瓣膜区有返流性杂音,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确诊。



  (二)低血容量性休克的鉴别诊断 急性血容量降低所致的休克要鉴别下列情况:



由出血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生殖道的出血,最后排出体外诊断不难。脾破裂肝破裂、宫外孕破裂、主动脉瘤破裂肿瘤破裂等,出血在腹腔或胸腔,不易被发现此时除休克的临床表现外患者明显贫血,有胸、腹痛和胸腹腔积血液的体征,胸、腹腔或阴道后穹窿穿刺有助于诊断



外科创伤。有创伤和外科手术史诊断一般不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参见"糖尿病")。



急性出血性胰腺炎。





  (三)感染性休克的鉴别诊断 各种严重的感染都有可能引起休克常见的为: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多见于儿童,休克可能出现在肠道症状之前需肛门拭子取粪便检查和培养以确诊。



肺炎双球菌性肺炎。也可能在出现呼吸道症状前即发生休克需根据胸部体征和胸部X线检查来确诊。



流行性出血热。为引起感染性休克的重要疾病



暴发型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以儿童多见,严重休克是本病特征之一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为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年轻妇女月经期使用阴道塞导致葡萄球菌繁殖、毒素吸收;亦见于儿童皮肤和软组织葡萄球菌感染。临床表现为高热呕吐、头痛、咽痛肌痛、猩红热样皮疹、水样腹泻和休克







5.休克应该如何治疗?



尽快诊断可引起休克的疾病并及时予以治疗是防止发生休克的最有效的措施。



  休克是一个严重的变化多端的动态过程,要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须注意下列四点:①治疗开始愈早愈好最好在休克症状尚未充分发展前就给予治疗,力求避免休克发展到晚期难以逆转的地步;②对不同类型的休克,在不同阶段要针对当时的病理生理变化给予适当的处理如补充血容量,增强心肌收缩力,解除或增加周围血管阻力消除微循环淤滞及纠正酸中毒等措施;③密切观察病人、特别注意中枢神经系统、心肺和肾功能情况。必要时作中心静脉压、肺楔嵌压测定和放置保留导尿管对病情进行反复的分析,抓住各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按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用药以及其他治疗措施;④在紧急处理休克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应迅速通过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全力找出引起休克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善全身组织的血流灌注恢复及维护病人的正常代谢和脏器功能,而不是单纯地提高血压,因为血压只代表心排血量和血管张力的关系,而不能反映心排血量和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在治疗过程中有时血压虽不甚高,如在10667kpa8050mmHg)左右,然而脉压正常四肢温暖、皮肤红润不紫、尿量正常说明微循环和组织灌注情况尚好,治疗措施有效。反之收缩压虽超过12kPa90mmHg),但脉压很低、四肢冰冷皮肤苍白、尿量少,说明微循环和组织灌注情况不佳急需调整抢救措施。



  (一)一般紧急处理



  1取平卧位 不用枕头,腿部抬高30°,如心原性休克同时有心力衰竭的患者气急不能平卧时,可采用半卧位。注意保暖和安静尽量不要搬动,如必须搬动则动作要轻。



  2吸氧和保持呼吸道畅通 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危重病人根据动脉Pco2Po2和血液pH值给予鼻导管或气管内插管给氧。



  3建立静脉通道 如果周围静脉萎陷而穿刺有困难时,可考虑作锁骨下或上静脉及其他周围大静脉穿刺插管,亦可作周围静脉切开插管



  4尿量观察 尿量是反映生命器官灌注是否足够的最敏感的指标。休克病人宜置入导尿管以测定每小时尿量,如无肾病史少或无尿可能由于心力衰竭或血容量未补足所致的灌注不足,应积极查出原因加以治疗,直到尿量超过2030ml/h



  5观察周围血管灌注 由于血管收缩,首先表现在皮肤和皮下组织。良好的周围灌注表示周围血管阻力正常皮肤红润且温暖时表示小动脉阻力降低,可见于某些感染性休克的早期和神经原性休克。皮肤湿冷苍白表示血管收缩,小动脉阻力增高。但皮肤血管收缩状态仅提示周围阻力的改变并不完全反映肾、脑或胃肠道的血流灌注。



  6血流动力学的监测 如病情严重可根据具体情况,切开或穿刺周围静脉,放入飘浮导管(Swan-Ganz)到腔静脉近右心房测得中心静脉压进而测肺动脉压及肺楔嵌压、心排血量,根据测值结果进行相应治疗措施的调整



  (二)不同类型休克的处理



  1感染性休克的处理 参见"感染性休克"



  2心原性休克的处理 心原性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是心排血量减低,心搏量亦减低,其周围血管阻力则可增高正常或降低。一般常见的心原性休克多由急性心肌梗塞所引起,故本节着重讨论急性心肌梗塞引起心原性休克的治疗



  (1)镇痛:急性心肌梗塞时的剧痛对休克不利剧痛本身即可导致休克,宜用吗啡、杜冷丁等止痛同时用镇静剂以减轻病人紧张和心脏负担,以免引起迷走神经亢进,使心率减慢或抑制呼吸



  (2)纠正低氧血症:吸氧和保持呼吸道通畅以维持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动脉氧分压,有利于微循环得到最大的氧供应,防止发生呼吸性酸中毒或因换气过度而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可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如气体交换不好,动脉血氧分压仍低而二氧化碳分压仍高时宜及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以定容式呼吸器为佳最好还用呼气末正压吸氧,要求动脉血氧分压达到或接近133kPa100mmHg),二氧化碳分压维持在4753kpa 3540mmHg



  (3)维持血压:如血压急剧下降应立即开始静脉滴注间羟胺,以1020mg稀释于100ml葡萄糖液内,亦可同时加入多巴胺2030mg必要时在密切观察血压下,静脉内缓慢推注间羟胺35mg,使收缩压维持在12133kPa90100mmHg)保持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



  (4)纠治心律失常:伴有显著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的各种心律失常都能加重休克需积极应用药物、电复律或人工心脏起搏等予以纠治或控制。



  (5)补充血容量:有少部分病人由于呕吐、出汗、发热使用利尿剂和进食少等原因而有血容量不足,治疗需要补充血容量。可根据中心静脉压监测结果来决定输液量中心静脉压正常为0412kPa412cmH2O),如低于05kPa5cmH2O),提示有低血容量存在;低于10kpa 10cmH2O)即可输液输液的内容宜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全血、血浆、人体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或葡萄糖液,一般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分子右旋糖酐应用于非失血性休克有两个优点:①能较快地扩张血容量因从血管中消失也快,故可减少过度扩张的危险;②能抑制或解除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及减低血液粘稠度,有助于改善微循环和防止微血栓形成可先在1020分钟内输入100ml,如中心静脉压上升不超过02kPa2cmH2O),可每20分钟重复输入同样剂量直至休克改善、收缩压维持在12133kPa90100mmHg)左右、或中心静脉压升至15kPa15cmH2O)以上或输入总量达 7501000ml为止。输液过程中还需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并经常听肺部有无罗音以防发生肺水肿。如中心静脉压已高于12kPa12cmH2O),或原先中心静脉压虽不甚高但稍补充血容量后中心静脉压迅速升高,而动脉血压仍未改善,提示心排血功能差而静脉又淤血如有条件,应用多用途的飘浮心导管,可同时测中心静脉压肺楔嵌压及心排血量,如导管带有铂电极必要时可记录心腔内心电图,还可行心腔内起搏正常时肺楔嵌压为13kPa10mmHg),高于 2027kpa1520mmHg)说明左心排血功能不佳,如高达40kPa30mmHg)说明左心功能严重不全;如低于20kPa 15mmHg)说明左心排血功能尚佳而静脉压的增高为右心排血功能不佳所致。均应采用其他措施治疗。



  (6)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当初次测量中心静脉压其读数即超过12kPa12cmH2O)或在补充血容量过程中有明显升高而病人仍处于休克状态时即需考虑选用血管活性药物。常用血管活性药物有升压胺类和血管扩张剂。



  (7)强心甙的应用:强心甙对心原性休克的作用意见颇不一致。从一般临床经验看,有休克而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用强心甙并无明显的裨益,且其强心作用不如胺类药物容易控制,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还易引起心律失常故不宜常规应用。



  (8)胰高血糖素的应用:胰高血糖素为多肽类物质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系统,使三磷酸腺苷转变为环磷酸腺苷,使心脏的环磷酸腺苷增加或使钙在心肌细胞内聚积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快心率、增加心搏量和心排血量升高血压而使周围血管阻力下降,适用于心原性休克。用35mg静脉注射半分钟内注完待23分钟,如无反应可再重复注射,继而用35mg肌肉注射每121小时1次或可每小时用510mg加入5%葡萄糖液1000ml中静脉滴注,连用2448 小时。副作用主要有恶心呕吐、低血钾等。



  (9)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目前还有不同的意见如要使用,早期大剂量应用,其潜在有益的作用主要是与细胞膜的作用有关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增加心排血量和减低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激素有可能影响心肌梗塞后的愈合但证据尚不充分,因此在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心原性休克病人中也可考虑应用。



  (10)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主要是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和高或低钾血症休克较重或用升压药不能很快见效者,可即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100200ml,以后参照血pH值血气分析或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结果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呼吸性碱中毒或酸中毒。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的药物中,乳酸钠的缓冲能力较碳酸氢钠强但需经肝脏转化后才起作用;在肝脏缺血的情况下,还可能分解出乳酸而加重乳酸血症。此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亦可应用,有作用快、不含钠和具有渗透性利尿作用等优点只宜用于有水肿或缺钾而不能多用钠盐,或代谢性酸中毒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和呼吸性酸中毒的患者。每公斤体重23ml06mol728%)溶液用5%葡萄糖液稀释一倍成等渗溶液滴注最好滴入近中心静脉处。



  注意测定血钾钠、钙和氯化物,按情况予以补充或限制低血钾时用含氯化钾浓度04%的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高血钾时除限制钾盐摄入外,可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和葡萄糖溶液加胰岛素(参见"酸碱平衡紊乱")。



  (11)预防肾功能衰竭:血压基本稳定后在无心力衰竭的情况下,可在10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100250ml利尿,以防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如有心力衰竭,不宜用上述药物静脉滴注,可静脉注射呋塞米40mg或依他尼酸钠50mg



  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结果来选择治疗休克的药物最为妥当如只能测定中心静脉压和动脉压,可按表8-11所列的建议处理;如能监测肺楔嵌压、动脉压和心排血量可按表8-12所列的建议处理



  (12)机械辅助循环:对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有人提倡用机械辅助循环的方法,以减轻左心室负担及工作量,同时改善冠状动脉及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其方法有多种,包括左心室转流术(将左心房血引出,绕过心室再输回动脉)部分心肺转流术(部分静脉血引出,经氧合器氧合后将血输回动脉)、副心脏(用人工小型血泵分担心脏部分排血工作)、人工心脏(人工血泵完全代替心脏工作)、心脏机械辅助(用机械辅助心脏舒缩)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和体外加压反搏术等。其中以后两者较适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心原性休克。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的应用原理是置入主动脉一根带有气囊的心导管此气囊与泵相通,当心脏舒张时向气囊充气使之膨胀达到增加冠状动脉舒张期灌注的目的而起治疗效果,心脏收缩时从球囊抽气使之收缩从而不妨碍心脏的排血体外加压反搏术,是在上、下肢及骨盆部穿上可加压的套衣裤在心脏舒张时加压将小血管中的血挤入大血管中以达到反搏效果,挤入主动脉的血液可增加冠状动脉的灌注,是无创性的操作



  近年来不少作者认为,在大片心肌坏死的情况下,药物的作用是有限的从机械方面寻找帮助循环的方法是有前途的,可取的方法。



  (13)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原性休克的治疗



  1)心律失常:异位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当心室率超过150次/min时心脏过快收缩引起心肌的疲劳,心搏量即显著降低,而心排血量不能由频率增高来补偿原来心脏正常的病人,除非心率超过200次/min、而且发作时间很长外休克一般罕见。但如心脏原有器质性病变,即使心率不甚快亦能引起休克如心动过速属心室性,则心室收缩的效率更差,休克更常见本类心原性休克为异位性心动过速所致,应尽快纠正心律失常。



16-13 中心静脉压和动脉压变化的处理建议



中心静脉压 动脉压 可能原因 处理建议

1.低 低 血容量不足 补充血容量

2.低 正常 血容量稍不足 适当补充血容量

3.高 低 心脏排血功能降低血容量过多 强心药物(急性心肌梗塞除外)纠正酸中毒加强给氧,利尿,限制输液

4.高 正常 肺循环阻力增高周围静脉收缩 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5.正常 低 心脏排血功能降低伴周围静脉收缩或血容量不足伴周围静脉收缩 在510min内快速输液100200ml如中心静脉压不升高或下降,可再增加输入量,提示血容量不足按"1"处理:如立即上升35cmH2O说明心脏排血功能降低,应予以强

心药物按"3"处理





16-14 肺楔嵌压动脉压和心排血量变化的处理建议



肺楔嵌压 动脉压 心排血量 可能原因 处理建议

1.低 低 低或正常 血容量不足 补充血容量

2.稍高 低 低 左心排血功能开始减退 小心补液防止发生肺水肿,如补液中肺楔嵌压继续升高,应暂停补液按下项处理

3.高于正常 低 低 左心排血功能不全 强心药物(急性心肌梗塞除外)限制输液,加强给氧,纠正酸中毒或用血管扩张剂

4.高 正常 正常 血容量过多 停止补液利尿

5.正常 低 正常 周围血管张力不足 升压胺





  2)急性心脏压塞:如心包腔内有大量血液或渗出液迅速积聚心包腔内压力突然升高,妨害心脏舒张期的充盈,使心排血量降低而引起休克此时应用穿刺抽液或用手术解除心脏压塞(参见"心包炎")。



  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本症的末期血容量和静脉回心血量显著增多,心腔过度膨胀,心肌收缩力减弱反使心排血量逐步降低,最后可引起休克,此时应积极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参见"心功能不全"



  3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处理 治疗的最主要环节为补充血容量。须根据失血、失水或失血浆情况补充相应的液体大量失血者最好补充等量全血,如情况紧急而一时又未能取得全血,可先用血容量扩充剂血容量扩充剂中以右旋糖酐最为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的平均分子量为24万,具有疏通微循环及利尿作用但排泄较快,其扩充血容量的作用只能维持11/2小时左右;中分子右旋糖酐的平均分子量为75000左右,排泄较慢无明显疏通微循环和利尿的作用,但扩充血容量作用可维持 4小时左右,一般在24小时内用量不超过1000ml过多给予可能影响凝血功能。若需补充的血容量更大,则宜以血浆补充在补充上述液体的同时,争取配血型、作交叉试验为输血作准备。为纠正出血后休克,输血量一般需1000ml以上通常经静脉输入,但在病情严重时亦可先作动脉输血,以提高主动脉内血压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丧失血浆为主的休克应输以血浆或白蛋白,亦可暂时先用右旋糖酐由失水引起的休克应补以水分,一般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但须结合电解平衡状况适当调整液体的内容



  低血容量性休克历时较长而严重者同样有内脏、血管和代谢的变化。多有酸中毒若测得血pH值或二氧化碳结合力较低者,可同时输入5%碳酸氢钠250500ml左右。休克后的肾功能损害常见若经输血或输液后血压回升而尿量不增加,应给予甘露醇或山梨醇,或加用利尿剂;如仍无尿或尿量极少需考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能。休克后持续缺血缺氧而致心肌功能减退时,在大量输液的同时可给予强心药物如已补入足量血液或液体而周围循环未见改善者,可在监测中心静脉压或肺楔嵌压的条件下试用血管扩张药物。低血容量性休克一般不宜早期或过多应用血管收缩药物



  在积极采取上述紧急措施的同时应尽快找出病因予以纠正。例如食管静脉曲张大量出血者,应用三腔管压迫止血;胃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癌大量出血不止、或肝癌破裂大量内出血者,需手术治疗;糖尿病酸中毒须积极应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



  4过敏性休克的处理 参见"过敏性休克"



  5神经原性休克的处理 由于剧痛引起的休克,应给以吗啡或杜冷丁等止痛。由于血管扩张而造成的休克可用血管收缩药治疗,可选用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苯福林、甲氧明或麻黄碱等,肌注或静脉滴注同时考虑输给适量的液体以补充相对不足的血容量。



  【"难治性" 休克及其处理】



  休克病人有时可对各种治疗措施都无良好反应休克症状持续存在,血压不能维持,病情不见好转或反而加重说明休克处在严重的阶段,治疗困难,病死率高可称为"难治性"休克或"顽固性"休克。



  休克之所以成为难治性多由于:①休克时间较长又未经及时适当处理,以致进入晚期或并发其他情况的复杂阶段;②引起休克的原发病变未能或无法控制,因而导致休克的因素仍在起作用;③病人年龄较大或原有慢性疾病特别是慢性心肺疾病因而不易恢复。这时病人多有重要器官的功能失调,特别是心肺、肾的功能不全,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未能得到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严重失调,可能还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在处理这些病人时应更密切地观察和分析病情,灵活地制定治疗方案,力争解决主要矛盾而同时照顾到其他问题;积极治疗致休克的原发病;仔细地进行血流动力学电解质和酸碱变化的监测,随时加以处理(参见"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节和"酸碱平衡紊乱");检查有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并及时予以处理(参见"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改善心肺、肾、脑和肝等脏器的功能(参见"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呼吸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发现各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及时予以处理;在治疗休克的同时还要注意给予热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补充







6.休克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应该如何预防?



休克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可发生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脑功能障碍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休克应该如何预防?  

 



休克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对有可能发生休克的伤病员,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外伤病员要进行及时而准确的急救处理。活动性大出血者要 确切止血;骨折部位要稳妥固定;软组织损伤应予包扎,防止污染;呼吸道梗阻者需行气管切开;需后送者应争取发生休克前后送,并选用快速而舒适的运输工具。运输时病人头向车尾或飞机尾防行进中脑贫血。后送途中要持续输液,并做好急救准备



  严重感染病人采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积极清除原发病灶(如引流排脓等)对某些可能并发休克的外科疾病,抓紧术前准备,2小时内行手术治疗如坏死肠段切除。



  必须充分做好手术病人的术前准备包括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和低蛋白血症;补足血容量;全面了解内脏功能;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还要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发生休克的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低血容量休克的措施



  综上所述可概括为积极消除病因,保护呀提高机体的调节代偿能力。































灾难时各种突发疾病救治 : (8) 挤压综合症





1.挤压综合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挤压综合征多发生为于房屋倒塌工程塌方、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中

,战时或发生强烈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时可成批出现此外,偶见于昏迷与手术的患者,肢体长时间被固定体位的自压而致



  挤压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肌肉遭受重物砸压伤出现出血及肿胀,肌肉组织发生坏死,并释放出大量代谢产物肌红蛋白、钾离子、肌酸肌酐、肌肉缺血缺氧、酸中毒等可促使钾离子从细胞内向外逸出从而使血钾浓度迅速升高。肢体挤压伤后,出现低血容量休克使周围血管收缩肾脏表现为缺血,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减少,肾小管主要依靠肾小球出球动脉供血肾小球动脉收缩,可加重肾小管缺血程度,甚至坏死休克时五羟色胺、肾素增多,可加重肾小管的损害肌肉组织坏死后释放的大量肌红蛋白需肾小管滤过,在酸中毒、酸性尿情况下可沉积于肾小管形成肌红蛋白管型,加重肾损害程度,终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2.挤压综合征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局部症状:由于皮肉受损血离脉络,瘀血积聚,气血停滞经络闭塞,局部出现疼痛,肢体肿胀皮肤有压痕、变硬,皮下瘀血皮肤张力增加,在受压皮肤周围有水泡形成。检查肢体血液循环状态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肢体远端脉搏不减弱,肌肉组织仍有发生缺血坏死的危险。要注意检查肢体的肌肉和神经功能主动活动与被动牵拉时可引起疼痛,对判断受累的筋膜间隔区肌群有所帮助。



  (2)全身症状:由于内伤气血经络、脏腑,患者出现头目晕沉食欲不振,面色无华,胸闷腹胀大便秘结等症状。积瘀化热可表现发热、面赤尿黄、舌红、苔黄腻脉频数等。严重者心悸、气急甚至发生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如油等脱症(休克)挤压综合征主要特征表现分述如下:①休克:部分伤员早期可不出现休克,或休克期短而未发现。有些伤员因挤压伤强烈的神经刺激广泛的组织破坏,大量的血容量丢失,可迅速产生休克而且不断加重。②肌红蛋白尿:这是诊断挤压综合征的一个重要条件。伤员在伤肢解除压力后24小时内出现褐色尿或自述血尿,应该考虑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在血中和尿中的浓度在伤肢减压后3~12小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2天后可自行转清③高血钾症:因为肌肉坏死,大量的细胞内钾进入循环,加之肾功能衰竭排钾困难在少尿期血钾可以每日上升2mmol/L,甚至在24小时内上升到致命水平。高血钾同时伴有高血磷高血镁及低血钙,可以加重血钾对心肌抑制和毒性作用。④酸中毒及氮质血症:肌肉缺血坏死以后大量磷酸根、硫酸根等酸性物质释出,使体液pH值降低致代谢性酸中毒。严重创伤后组织分解代谢旺盛,大量中间代谢产物积聚体内非蛋白氮迅速升高,临床上可出现神志不清,呼吸深大烦燥烦渴,恶心等酸中毒、尿毒症等一系列表现应每日记出入量,经常测尿比重,若尿比重低于1.018以下者,是诊断主要指标



  临床分级 可按伤情的轻重肌群受累的容量和相应的化验检查结果的不同,将挤压综合征分为三级。



  (1)一级:肌红蛋白尿试验阳性CPK大于1万单位(正常值130单位),而无急性肾衰等全身反应者。若伤后早期不做筋膜切开减张则可能发生全身反应。



  (2)二级:肌红蛋白尿试验阳性CPK大于2万单位,血肌酐和尿素氮增高而无少尿,但有明显血浆渗入组织间有效血容量丢失,出现低血压者。



  (3)三级:肌红蛋白尿试验阳性CPK明显增高,少尿或闭尿,休克代谢性酸中毒以及高血钾者。





3.挤压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





(1)尿液检查:早期尿量少比重在1.020以上,尿钠少于60mmol/L,尿素多于0.333mmol/L.在少尿或无尿期,尿量少或尿闭,尿比重低,固定于1.010左右,尿肌红蛋白阳性,尿中含有蛋白、红细胞或见管型。尿钠多于60mmol/L尿素少于0.1665mmol/L,尿中尿素氮与血中尿素氮之比小于101,尿肌酐与血肌酐之比小于201至多尿期及恢复期一般尿比重仍低,尿常规可渐渐恢复正常。



  (2)血色素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以估计失血、血浆成分丢失贫血或少尿期水潴留的程度。



  (3)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可提示机体凝血、溶纤机理的异常。



  (4)谷草转氨酶(GOT)肌酸磷酸酶(CPK):测定肌肉缺血坏死所释放出的酶,可了解肌肉坏死程度及其消长规律。



  (5)血钾血镁、血肌红蛋白测定: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





4.挤压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在挤压伤后短时间的死亡者往往是因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或高血钾致心跳骤停;而数天后的死亡者,往往是因挤压伤致使肾功能衰竭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在法医尸检工作当中如高度怀疑死亡原因系挤压综合征,一定要取肾脏进行病理检查并证实,以防误诊.



该疾病常引起酸中毒导致急性肾衰,危及生命。





5.挤压综合征应该如何治疗?



挤压综合征是骨科急重症应及时抢救,做到早期诊断、早期伤肢切开减张与防治肾衰



  1.现场急救处理



  (1)抢救人员应迅速进入现场力争及早解除重物压力,减少本病发生机会。



  (2)伤肢制动以减少组织分解毒素的吸收及减轻疼痛,尤其对尚能行动的伤员要说明活动的危险性。



  (3)伤肢用凉水降温或暴露在凉爽的空气中禁止按摩与热敷,以免加重组织缺氧。



  (4)伤肢不应抬高以免降低局部血压,影响血液循环。



  (5)伤肢有开放伤口和活动出血者应止血但避免应用加压包扎和止血压带。



  (6)凡受压伤员一律饮用碱性饮料(8g碳酸氢钠溶于1000~2000ml水中再加适量糖及食盐),既可利尿,又可碱化尿液避免肌红蛋白在肾小管中沉积。如不能进食者,可用5%碳酸氢钠150ml静脉点滴



  2.伤肢处理



  (1)早期切开减张:使筋膜间隔区内组织压下降防止或减轻挤压综合征的发生。即使肌肉已坏死,通过减张引流也可以防止有害物质侵入血流减轻机体中毒症状。同时清除失去活力的组织,减少发生感染的机会早期切开减张的适用证为:①有明显挤压伤史。②有1个以上筋膜间隔区受累,局部张力高明显肿胀,有水泡及相应的运动感觉障碍者。③尿液肌红蛋白试验阳性(包括无血尿时潜血阳性)



  (2)截肢适应证:①患肢无血运或严重血运障碍估计保留后无功能者。②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经切开减张等处理不见症状缓解,并危及病人生命者。③伤肢并发特异性感染如气性坏疽等。



  3.中医治疗 挤压综合征应根据其临床特点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予以中药治疗。



  (1)瘀阻下焦:治宜活血化瘀通关开窍,清泄下焦。方用化瘀通淋汤或桃仁四物汤加皂角通关散(皂角、知母、黄柏小葱、路路通)



  (2)水湿潴留:治宜化湿利水益气生津,兼以活血化瘀。方用大黄白茅根汤加味(大黄黄芪、芒硝、白茅根桃仁);或用经验方:黑白丑各15g、冬瓜皮60g、大腹皮15g生黄芪30g、石斛30g、天花粉12g桃仁12g



  (3)气阴两虚:治宜益气养阴固肾方用:黄精12g、石斛15g、芡实12g萸肉12g、覆盆子12g、五味子9g生黄芪30g、党参30g、甘草6g广木香9g



  (4)气血不足:治宜益气养血通络活络。方用八珍汤加减,或用经验方:生黄芪30gg党参30g、木瓜12g、当归9g川芎9g、鸡血藤30g、桃仁 12g广木香9g。除此之外,肾阴虚者可用六味地黄汤左归丸加减;肾阳虚者可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加减;治疗氮质血症,可用琥珀12g白花蛇舌草30g、玄参30g,腰部肾区离子透入;或用生大黄槐花各30g煎汤灌肠。



  4.其他疗法 对挤压综合征患者一旦有肾功能衰竭的证据,应及早进行透析疗法。本疗法可以明显降低由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高钾血症等造成的死亡是一个很重要的治疗方法。有条件的医院可以作血透析(即人工肾)。腹膜透析操作简单对大多数患者亦能收到良好效果。有关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详见本章第二节创伤性休克。











6.挤压综合征应该如何预防?





因本症的死亡率轻较高所以预防是关键。



一般的预防措施有:



伤后补乳酸林格氏液和胶体液:伤后尽快补充。如胶体液可用血浆或右旋糖酐可按每1%受压面积输入胶体液80~100ml,每受压1小时,每公斤体重补液3~4ml24小时所需量1500ml计算,为伤后第一天补液量,以后根据情况调整但若以发生挤压综合征时,则不能按上述补液,并要控制输液量



碱化尿液:因挤压综合征常有酸中毒,所以早期即应用碱性药物以碱化尿液,预防酸中毒防止肌红蛋白与酸性尿液作用后在肾小管中沉积。可口服碳酸氢钠液或静脉输入5%碳酸氢钠,每日给予2530左右



利尿:当血压稳定之后,可进行利尿,使在肾实质受损害前有较多的碱性尿液通过肾小管,增加肌红蛋白等有害物质的排泄。可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输入其高渗透压作用可使肾脏血流增加,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管保持充盈状态减轻肾间质水肿,防止肾小管中凝集物沉淀,从而保护肾功能所以宜早期应用。



解除肾血管痉挛:挤压伤后,血液中肾素组织胺等收缩血管物质浓度增加,使肾血管收缩痉挛。早期用甘露醇的同时可加血管扩张药以解除肾血管痉挛增加肾血流。



切开筋膜减压释放渗出物,改善循环:切口应在肌肉肿胀最严重部位长达肿胀区之外不必探查深部。对于肌肉已坏死的肢体,一旦出现肌红蛋白尿或其他早期肾衰竭征象就果断截肢。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