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要注意肺部的滋补和锻炼, 这段期间要做的就是提高本身的免疫能力, 睡眠一定要充足, 每天尽量用冷水洗脸,增强面部皮肤和鼻黏膜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每晚临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促进呼吸道黏膜血液循环,既提高抵御流感能力,还可改善睡眠; 每天临睡前和早晨起床前用干毛巾搓背,可通过刺激背部腧穴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六味汤”:黄芪15克、白术15克、防风 10克、贯众9克、银花9克,陈皮6克。这是一副以清热、解毒、补气为主的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药方。它的作用一是补气,二是抗病毒。但对于阴虚火旺和湿热重的人,则要慎服。
10种养肺蔬果:
梨 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葡萄 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阴除烦,捣汁加入蜂蜜煎膏,以开水冲服,对烦热口渴尤佳。
石榴 有生津液、止烦渴作用。凡津液不足、口燥咽干者,可用石榴捣汁或煎汤饮,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柑桔 有生津止咳、润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热病后津液不足口渴、伤酒烦渴等症,榨汁或蜜煎,治疗肺热咳嗽尤佳。
甘蔗 蔗汁性平味甘,为解热、生津、润燥、滋养之佳品,能助脾和中、消痰镇咳、治噎止呕,有“天生复脉汤”之美称。可用于治疗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大便燥结、高烧烦渴等症。
柿子 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之功效。鲜柿生食,对肺痨咳嗽、虚热肺痿、咳嗽痰多、虚劳咯血等症有良效。红软熟柿,可治疗热病烦渴、口干唇烂、心中烦热等症。
百合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对肺结核、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及各种秋燥病症有较好疗效。熟食或煎汤,可治久咳、干咳、咽痛等症。
萝卜 能清热化痰、生津止咳、益胃消食,生食可治疗热病口渴、肺热咳嗽、痰稠等症,若与甘蔗、梨、莲藕等榨汁同饮,效果更佳。
荸荠 有清热生津、化湿祛痰、凉血解毒等功效,可治疗热病伤津、口燥咽干、肺热咳嗽、痰浓黄稠等症,与莲藕榨汁共饮效果更佳。
银耳 能润肺化痰、养阴生津,做菜肴或炖煮食用,可治疗阴虚肺燥、干咳无痰或痰多粘稠、咽干口渴等症,与百合做羹食用疗效尤佳。
养肺汤保健康 |
中医一向讲究药食同源,很重视通过调节饮食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因此,通过养肺气来达到提高免疫功能的食疗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但食用 时应首先了解清楚食物的药效,如食用白萝卜,以痰多、咳嗽者较为适宜; 食用百合,以熬粥、煮水饮用较佳;食用绿豆,适宜于内火旺盛的人群;而 荸荠能清热生津,生吃、煮水均可。同时,由于个体素质差异较大,服用时 要根据个人情况选食,并切忌同食辣、咸、腻食物。下面介绍几款清肺、润 肺、养肺的汤类,不妨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其一二。 清肺汤 ■做法有三种:①雪耳、莲子、百合、排骨汤。选雪耳75克、百合100 克、排骨500克,清洗后加水把材料一起放入煲内煮沸,煲3小时。②桑百 皮、百合、排骨汤。选桑百皮50克、百合75克、淮山适量、排骨或瘦肉500 克,清洗干净加水,一并放进煲内煮沸,煲一个半小时。③琵琶叶茶。选琵 琶叶、夏枯草、菊花、黄糖适量,清洗后加水煮沸煲半小时。 润肺银耳羹 ■做法:选银耳5克、冰糖50克。将银耳放入盆内,以温水浸泡30分 钟,待其发透后,摘去蒂头,拣去杂质;将银耳撕成片状,放入洁净的锅内, 加水适量,以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熬2至3小时;加入冰糖,直至银耳 炖烂为止。 润肺豆浆粥 ■做法:取豆浆1000克、糯米100克、白糖适量。将糯米洗净,放入 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慢慢熬煮,煮至米粒开花时,倒入豆 浆,继续熬10分钟,加白糖适量即可。 鸭肉粥 ■做法:取鸭肉150克、糯米250克,料酒、盐少许。将鸭肉切丁,糯米 加水煮粥,然后加鸭肉和少许料酒、盐,煮至粥熟。 火腿冬瓜汤 ■做法:取适量火腿片、冬瓜片,配料为葱丝、姜丝、虾皮。清水煮沸 后,将冬瓜片及配料下锅煮10分钟,加入火腿片,两分钟后即可出锅。出 锅前加入葱花、麻油、盐、糖。此汤清新自然,去燥润肺,适合春秋季节食 用。 和心身以扶正气 《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的就是预防瘟疫,首先要正气强盛,也就是说抵抗力、免疫力才是防病于未然的关键。而扶助正气方法,主要应着眼于心身的调养。具体来说,可总结为“四减少”、“一增加”5个方面: 1.减少精神压力 精神紧张,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乃至对疾病的恐惧,都能使人体的免疫力低下而易患传染病。反之,心定神宁,坦然处之,则不易得病。正如《内经》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减少体力消耗 《内经》认为:“邪之所凑,正气必虚”。所以,在瘟疫流行期间,要保持体力充沛,不要过度劳累,更不要通宵达旦地玩乐而使正气耗伤。体力强盛,正气不虚,就能抵御病邪。即使感染,病情也较轻,预后也较好。 3.减少性生活 过度的性生活也能使人体力耗损,抵抗力降低。中医有句名言,叫做“伤寒偏打下虚人”。说得就是包括了瘟疫在内的广义伤寒往往侵犯的是那些性生活过度的肾虚 之人。《内经》也讲过:“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可见,在瘟疫流行期间,清心寡欲,养精蓄锐是非常重要的。 4.减少外出 《内经》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在瘟疫流行期间,减少外出活动,减少和避免与患者的接触。注意保暖,防止受凉,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防治猪流感凉茶药方昨公布 2009年04月29日08:40 钟嘉熙教授表示,猪流感为流感的一种,因此早期症状相似。根据公开报道的症状,猪流感属于中医温病范畴,表现为“ 风热加湿”。但日常推荐治疗流感的药物——板蓝根苦寒伤胃,主要是清热解毒,而没有化湿功能。因此他推出以下防治猪流感的药方。 将这些中药材洗干净,用水浸过药面,武火煮沸15分钟就可以服用。 据了解,钟嘉熙曾是广州市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治中医组组长,在非典预防期也曾公布过中医药方,使得全院医护人员无一人感染。 处方 桑叶12克、菊花12克、北杏仁10克、枇杷叶12克、葛根15克、生薏仁15克、芦根15克、桔梗12克、连翘12克、大青叶15克、银花12克、甘草6克(如果只是预防则去掉杏仁和桔梗)
葛根15克、黄芩10克、藿香10克、生薏仁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日。小儿酌减。孕妇、脾胃虚寒者遵医嘱。可清热化湿,透表达邪。适用于体质壮实或平素烟酒过度的人群。 深圳市卫生局推荐预防人感染猪流感2号方 黄_20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银花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日。小儿酌减,孕妇、脾胃虚寒者遵医嘱。可寓清于补,防止苦寒伤中,并借宣发之品,振奋卫阳,抵御外邪。适用于体质虚弱或自汗易感冒的人群。 用黄苓5克、黄_10克、藿香10克、防风5克、葛根20克、甘草5克煮成药汤;可扶正祛邪,解表祛湿。深圳市中医院制剂科主任张尚斌表示,该处方是从提升“正气”出发预防感冒,达到强身目的。 用牛肉500克,《参芪归药膳养生调料》一包,加水适量,煲汤喝。主要药效是帮助人体快速补充蛋白质和其它营养物质,其中的牛肉性质温和,富含氨基酸,具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筋健骨、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功效。http://www.taoguba.com.cn/Article/159143/1 (以上药方仅供参考,如有病情请及时就医。)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